声砸在墙上,掉了一块漆。
“嘿!你这老头子,脾气还挺大!”王奶奶打趣道。
这就是元宇宙经济的魔力,连楼下卖煎饼的张大爷都在元宇宙开了分店。
顾客可以自己设计煎饼的虚拟造型:有人要加彩虹色的虚拟薄脆,有人要撒会发光的芝麻粒,甚至还有人要求煎饼能变换颜色。
张大爷每次把虚拟订单打印成现实煎饼时,都忍不住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吃个煎饼都要赛博朋克风!”
某天,王奶奶神秘兮兮地把晓芸拉到书房,关上门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旧铁盒。
“闺女,你看这是啥?”王奶奶打开铁盒,里面不是金戒指,而是一叠泛黄的粮票,1983年的五市斤面粉票,边缘都磨毛了。
“妈,这老古董您还留着啊?”晓芸哭笑不得。
“这你就不懂了!”王奶奶掏出手机,点开一个叫“粮票链”的APP,得意地说,“看见没?陆明远团队开发的这个区块链系统,能把老粮票变成数字资产!我昨天把这叠粮票上传认证,系统说它们现在值3000个数字币呢!”
晓芸凑近一看,屏幕上果然显示着粮票的三维建模,每个粮票右下角都有一串独一无二的区块链哈希值。
“这不仅能当数字资产,还能当身份证用呢!”王奶奶兴奋地展示,“上次去社区领免费体检券,我刷一下这粮票链APP,工作人员直接说‘王秀兰女士,您1965年在粮站当会计的档案都在这儿呢’,比户口本还灵!”
原来,陆明远团队把传统粮票的概念升级成了区块链系统,不仅能做资产认证,还被社区用来进行社会治理。
有次小区丢了自行车,保安队长通过粮票链的身份认证系统,发现借车棚钥匙的老张头忘锁门了,全程追溯像查家谱一样清楚。
而晓芸和同事苏曼青最近在忙的“数字福利”项目,更是把粮票链玩出了新花样。
她们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发了“数字粮票”,老人们可以用它在元宇宙超市换奶粉,或者兑换现实世界的上门护理服务。
最逗的是刘大爷,他以为数字粮票能炒菜,对着手机屏幕吹了半天热气,结果APP弹出提示:“您的数字粮票正在升温,请尽快兑换避免融化~”
“奶奶,您知道吗?现在用粮票链做公益可方便了!”晓芸点开一个页面,“上次您捐的那10个数字币,已经变成现实中的猫粮,喂给流浪动物收容所的小猫了,每笔捐款都能查到流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