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捷报了,如此,大王也能早日不以陇西郡为念。”
自兴平元年追随刘璋以来,受刘璋恩重万分的甘宁,他素来最为关切的事情,就是去解决刘璋所忧心之事,这会让他有所成就感,自觉得以报答刘璋的知遇之恩一二。
挂上急递样式的捷报,在快马加鞭的飞速下,不数日就递送来了长安,经过主簿荀攸的手,最终递到了刘璋的案头上。
“好样的、够精神。”这是刘璋观阅完捷报后的第一句话。
对于甘宁是否能讨定烧当部一事,刘璋没有任何的疑虑,毕竟以甘宁所部的骁锐,烧当部除非有神灵庇佑,不然也难逃族破人亡的下场。
只是甘宁能在旬月讨定烧当部,快而优雅的完成这一桩任务,刘璋不免夸耀一二,为甘宁能如此迅疾猛烈的扫定烧当部感到快意和高兴。
“荀卿,依着捷报所载战果,你下去且拟上一份嘉赏名单,等到兴霸凯旋而归,孤好嘉赏此战的有功之臣。”刘璋吩咐了一句荀攸,这等细务他自是要找帮手,而他做最终的审查便是。
“诺。”荀攸恭声应诺。
经此一战,烧当部除名于凉州,凉州地界上大种的羌族部落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剩下的无非是一些人数千余的小种羌部,且为刘璋安插的间细和往来的商队牢牢盯死一举一动。
自今往后,凉州可安定少许了,不会再如往常一样羌部时不时叛乱,州郡受其荼毒,士民饱受兵戈之苦。
凉州士民的好日子来临了。
而刘璋,也不用再时时关注凉州,忧心于羌部造逆,举凉州风雨大作的情形出现,他可以将目光更多的放向关东地区,东向以争天下。
时间来到建安五年五月。
正所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关中的小麦在一夜南风的吹拂下,从青绿转为发黄,意味着小麦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
‘开割了。’
‘开割了。’
一声声响亮的号子响彻在关中大地上,收割麦子的黔首们望着低垂的麦穗,一个两个喜笑颜开,麦穗低垂饱满,意味着今年,可以吃个饱饭了。
这都是秦王的功劳啊!就算是不识字的黔首,也知道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日子,都是秦王刘璋的功德所致。
是秦王,扫定了李傕、郭汜,给了关中士庶一个太平日子。
是秦王,着人疏通田间沟渠和水利设施,使得土地水旱无忧,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