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窗外的雷声愈发震耳欲聋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开夜空瞬间照亮了挂在东墙上的《千里江山图》复制品这幅北宋王希孟的传世名作突然产生了奇异的变化画中的青绿山水开始流动矿物颜料绘就的山峦起伏跌宕碧蓝的水波荡漾不息最终汇聚成三个古朴雄浑的大篆:
「归墟门」
这三个字浮现的同时整座老屋都开始轻微震颤书架上的古籍哗啦啦自动翻页案几上的茶具叮当作响而那幅画的边缘竟慢慢渗出晶莹的水珠沿着墙壁流淌而下在地面形成一小片水洼水中倒映出的却不是房间的景象而是一片浩瀚星空。
终幕 海棠诗社
国学社的晨课向来静谧如古潭水。初秋的阳光斜斜穿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二十余名社员端坐其间,唯有毛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偶尔打破这份宁静。
沈昭今日着一袭月白色旗袍,领口绣着淡青色缠枝纹,乌黑的长发用一支白玉簪松松挽起。她站在三尺讲台前,纤长的手指轻抚过泛黄的《林泉高致》,声音清泠如山涧溪流:"郭熙提出的'三远法',实则是观画者的三种心境转换..."
话音未落,教室门突然被劲风撞开。木门重重拍在墙上,"砰"的一声惊得前排学生打翻了砚台,墨汁泼洒在临摹了一半的《早春图》上。周明远三步并作两步跨入门槛,身后跟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老人穿着对襟盘扣唐装,腰间悬着枚温润的黄玉坠子,行走时竟不闻脚步声。
"打扰诸位。"周明远的嗓音比平日低沉三分,"这位是社科院考古所的徐秉章老先生。"
满室哗然中没人注意到后排的异样:身着07式军装的裴砚之突然攥紧了钢笔,"咔嚓"一声脆响后金属笔帽已然变形。他死死盯着老者袖口若隐若现的青灰色刺青——那是半截龙尾纹样。
徐老笑吟吟地从广袖中滑出块青铜残片,"听闻沈同学精通北宋画论?"残片落桌发出金石之声,"不知可识得这'雨点皴'?"
阳光忽然变得刺目起来。铜锈斑驳的残片上赫然呈现着四枚鸟篆铭文:"知白永用"。每个字的笔画末端都化作细密雨点状刻痕——正是范宽《溪山行旅图》里描绘山石的经典笔法!
窗外那株百年垂丝海棠毫无征兆地剧烈摇晃起来。"簌簌"声里数千花瓣脱离枝头却不坠落,反而悬浮在空中组成殷红的文字。《郑风·击鼓》的诗句如同燃烧的火星:"死生契阔..."第二句尚未成形之际,"啪嗒",一滴鲜血从裴砚之指缝渗出砸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