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祖父这是个螺旋型,如果会看这个图纸,至少明白什么叫三角的勾股定理,可能学过数术,才……”
“哦,这些瑾儿都懂?那你给祖父讲一讲什么是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吧!”
从这一天开始,王瑾仪和祖父每天饭后,都在一起学《算经》,后来祖母为了平复祖父差生的自卑心理,也加入进来。
每天饭后,祖父母带着小孙女儿,来到前院书房,说是三个人共同学习《算经》,实则是王瑾仪捧着《算经》读,两位老人认真听。
王瑾仪小心地隐藏自己的能力,假装自己也是刚刚开始学,和祖父祖母边读边学,还认真做题。
经常是一晚上只能学定理,或者学一个例题,有时急的王瑾仪态度变得极差,急的祖父额头直冒汗珠。
王瑾仪会慢慢沉下心来,反复举例子讲解,你想想,年近50的祖父还能虚心求教,起码这学习劲头是可贵的
其实时至今日,《算经》还没有讲完,王瑾仪为了让祖父能够清闲一阵,说自己需要先学一下,学好了再跟两位老人一起学习,于是晚饭后的数学进修班就停课了……
也就是从这次学《算经》以后,祖父母开始异常的疼爱王瑾仪,甚至是毫无原则的偏袒。
王瑾仪顺利成立了巧匠坊,出品被王瑾仪分别画成素描,然后写好产品性能和介绍,派人送往族里,很快负责经营的宗长又来了。
这次宗长带了一个姓班的工匠,王瑾仪给他们展示了,牵线木偶玩具,发条小青蛙,带轱辘小车,拼接玩具,女孩喜欢的活关节娃娃。
当即合作意向达成,宗长带着班大工匠和一堆样品,当天晚上宗长二人组回了族里。
很快族里专门派人过来谈合作,自然顺利谈成,王瑾仪又多了个分红的项目,就是开发玩具,王瑾仪设计,巧匠门制作成样品,交给族里生产。
这次王瑾仪要招木匠,祖父自然上心帮忙,还跟着一起对最后60个人进行考核,后来发现木匠们一旦实际操作起来,在跨院里根本施展不开,于是考核临时取消了。
在王瑾仪的提议下,由王瑾仪自己出钱,祖父帮忙,置下了第一个落在自己名下的宅院。
原本祖父带着王瑾仪看了几个城里的宅子,觉得又小又贵,祖父决定把东跨院扩一下,给王瑾仪作木匠坊。
王瑾仪觉得无论出于哪一点,都不该如此。于是说服祖父,出城开始找合适的宅子,后来在离城不到一里地,买了一处宽敞的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