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看着李璇玑突然僵硬的背影,忽然轻笑出声 —— 有些心思,就像商道上的驼铃,虽不直言,却在风中传得很远很远。
议事堂的烛火终于熄灭,亦晨摸着案上的冰轮模型,想起秦华说的“主业副业”。窗外,商盟的驼队正在整装,铃铛声与更鼓交织,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无论是酒坊的二掌柜,还是大夏的皇帝,他们始终是那群在烽火中算着算盘、扛着冰轮、带着梦想前行的人。
玉门关外的风沙掠过商盟车队,十二辆冰轮马车的车辕上缠着新采的胡麻枝,车帘绘着醒目的棉纺车图案 —— 这是秦华特意要求的“商盟二掌柜”行头。他穿着靛蓝布衫,腰间挂着当年酒坊的铜钥匙,混在押车队伍中,目光却透过车帘缝隙,死死盯着燕云城郊的练兵场。
“东家,前面就是秦世子的秋猎营地。” 林晨压低声音,袖口的铜绿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指着远处扬尘处,三千匹战马正列成雁翎阵,马蹄铁与地面撞击的节奏,正是当年宁王旧部的“双鹰战鼓”。
秦华摸了摸车辕暗格,那里藏着亦晨新制的千里镜,镜筒刻着的缠枝莲纹与李璇玑的护腕如出一辙。他举起镜筒,清晰看见战旗上的牡丹纹 —— 秦正春的家族徽记,正堂而皇之地绣在宁王旧部的玄色战旗上。
“去把棉纺车送给营地管事。” 秦华将装着磷粉印泥的锦盒塞给胖墩,故意加重“三亩”二字,这是龙翔小组约定的暗号,代表“发现三成宁王旧部”。
与此同时,燕云王府的朱漆大门前,李璇玑的银甲在秋阳下泛着冷光。她手持宗人府金牌,任甲叶碰撞声在门廊回荡:“本公奉陛下旨意,核查燕云宗室户籍。”
开门的长史看见金牌上的玄武纹,额头瞬间沁出冷汗:“世子正在校场练兵,还请护国公稍候......”
“宗人府条例第三款,” 李璇玑抽出镶玉朝笏,“宗室驻地户籍核查,无需提前知会。” 她抬手示意亲兵捧上的檀木匣,“这是先帝亲赐的《玉牒金册》,烦请世子印信核对。”
长史的目光在檀木匣上凝固 —— 匣盖的机关锁正是亦晨设计的西域密码,唯有真正的宗室印信才能开启。他后退半步,衣袖下的手势恰好是宁王旧部的“退避”暗号。
校场内,秦华混在送棉纺车的商队中,看见秦朗正在演练“破甲十八式”,招式与杨贤如出一辙,却在收势时多了个西域旋身 —— 那是当年宁王私通突厥时的暗招。更关键的是,士兵腰间的皮带上,都缠着与秦正春书房相同的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