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印章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贤的眼眶突然发红,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半幅残破的舆图,边缘染着陈旧的血迹。他声音微颤:“这是陛下十岁那年,老臣在陇右捡到的。当时您跟着商队卖酒,舆图背面还画着冰轮运粮的草图……”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密报上,“菲菲昨日从碎叶城传回消息,商盟暗网已查清秦正春次子与西域商队的银钱往来,那些银钱,怕是够买下半个商道了。”
“老将军,” 秦华突然握住他的手,声音里透着几分凝重,“明日大典,还望您亲自执掌金吾卫,护持玉牒与传国玉玺。” 他望向演武场角落堆着的木箱,上面印着 “神机营新式火铳” 的封条,“火器营已按亦晨的法子改良引信,三日内可送达玄武门 —— 听说菲菲最近在商盟胡负责麻种子的押运?”
杨贤的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小女总说,唐统领改良的棉纺车比波斯织机还快,那纺车转起来,仿佛能把时光都织进去。” 他指腹摩挲着刀柄上的军旗残片,忽然压低声音,“秦正春今早派了三波刺客潜入商盟粮道,都被菲菲的人用弩箭射退了。那些刺客,个个都是亡命之徒,还好菲菲机警。”
离开杨府时,秦华的靴底还沾着演武场的细沙,袖中多了封杨菲菲的密信,封口处的雪梅印泥还带着温热,那温度仿佛还残留着杨菲菲的指尖余温。下一站是丞相崔世英的府邸,朱漆大门前的灯笼已换成明黄色,门吏捧着金册的手在发抖 —— 那是宗正寺刚送来的禅位仪轨,金册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庄重。
“陛下深夜造访,老臣惶恐。” 崔世英在书房设茶,案头摊着《周礼?大宗伯》,朱砂笔圈着 “禅让礼” 的注疏。他鬓角的白发比三月前更多,却仍穿着洗得泛白的青衫,袖口补着的正是大夏官服的暗纹,在灯光下显得质朴而又庄重。
“崔相可知,秦正春今日在宗正寺吵了两个时辰?” 秦华接过茶盏,发现是陇右的苦荞茶,正是他当年在酒坊常喝的味道,那苦涩中带着一丝回甘,“说朕的禅位不合 ‘七庙祭祖’ 之礼。”
崔世英的手指敲了敲《周礼》注疏:“太祖皇帝登基时,亦未全循商周礼制。” 他忽然从袖中摸出半片玉佩,与秦华腰间的玄鸟佩正好拼成完整的玄武纹,那玉佩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当年玄武门之变,老臣替先帝保管的,除了传国玉玺,还有这个 —— 倒是卢国公的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