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所以只要留下不走的军队,不管怀着什么心思,都容易对付。
\n
至于撤离的……威望深重的主将曹操被朝廷诛杀,又离开军营的约束,撤离中的军队会失去秩序与建制,就算顺利撤离,吏士也会溃散一半或三分之二,甚至全军在撤离过程中消亡!
\n
除非自己杀曹操的当夜,袁绍也派黎阳驻军渡河南下。
\n
这支军队不需要太多,甚至千余人也就足够用了,他们象征袁绍、河北的态度,能充当曹操旧军的核心,重构层次与凝聚力。
\n
可惜,这种事情概率太低。
\n
岸边,赵基沉心思索、分析北面陈留局势之际,陈宫引着百余名郎官骑从而来,他身后跟着一台战车,上面树立着天子旌节。
\n
陈宫驱马而来,他可不敢在赵基这里摆什么宣诏天使的谱。
\n
赵基肯配合行礼,以赵基过去的行为来说,事后肯定会报复;若是不肯行礼,平白折损陈宫自身的威信。
\n
因此陈宫就像一个老熟人一样,驱马而来,勒马矫健下马,快步走向赵基,热情做笑:“大司马,某奉天子诏令,护持天子旌节随大司马征剿、招抚兖州各军。”
\n
说话间,陈宫先是拱手见礼,随即取出诏书双手奉上。
\n
赵基接住诏书,皱眉:“既然是天子手诏,我自会遵奉。”
\n
很明显,天子手诏跳出了三省施政的局限。
\n
陈宫也反应过来,立刻解释说:“事急从权。”
\n
“无碍,不知朝廷欲如何处置陈容等人?”
\n
“大将军认为陈容率义而为,为国家忠良复仇刺杀奸邪恶臣曹操,理应褒奖、重赏。不知大司马是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