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在袁术造逆的时候宣扬出来?
\n
所以孔融已经深深地得罪了袁术,也得罪了袁绍,以及围绕袁氏四世三公为核心而组建的一个庞大组织集团。
\n
这个组织集团内,纵然是非袁氏出身的士人,也有个地位高低的差异,也能扯袁氏故吏门生的身份给自己增加影响力。
\n
孔融精准评价而出的‘冢中枯骨’,挖的是袁氏以及其门生故吏的跟脚。
\n
而应劭,出身高门,依附于袁氏集团,地位很高。
\n
只要不是打仗、白刃相搏,孔融就不怕袁绍、袁术,更别说曹操。
\n
哪怕袁隗复生,孔融也不会正眼看他。
\n
应劭的行动失败,他只是想抢先获得天子的赦免诏书,造成既定事实,让赵基、吕布无法对曹操发难。
\n
辞别天子后,应劭返回家宅,立刻整理这段时间誊抄记录的各种汉官仪表、奏疏格式,以及各种判案时可以参考的经典判例。
\n
朝廷东迁时遗失了太多的典籍,就连廷议、朝议时的礼仪规矩都掰扯不清。
\n
应劭入朝,就是来补充这些的。
\n
感觉自己的军事才能更受赵基的猜忌,赵基回师许都后肯定会想办法弄他,应劭整理好原稿,派人给陈纪送一封信,随即一刻也不耽误,就出走许都,投奔刘表去了。
\n
曹操委托他的事情,他也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尽力给办了,只是没办成。
\n
反正袁绍那里是不方便去了,还不如去投靠刘表。
\n
同样收到信的还有辅国将军伏完,他收到的是曹操的亲笔信。
\n
信中曹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