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
“这也太无耻了吧!”一位前端工程师忍不住开口,“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他们一句话就能照搬?”
“别忘了,他们是大厂。”林野笑了笑,眼神却冷了下来,“他们不怕法律风险,也不怕舆论压力,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去耗。我们要做的,不是愤怒,而是提前布局。”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确定了几项关键应对策略:加强核心技术的专利保护、优化产品发布节奏、同时启动内部人才激励计划,防止核心成员被挖角。
散会后,林野单独留下了周冉。
“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他问。
周冉思考片刻,回答道:“如果是我,我会先放出风声,制造市场混乱,然后在关键时刻发动价格战,再通过高薪挖人的方式瓦解你们的核心团队。”
林野点头,“思路没错。”
“但我们不能被动防守。”周冉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我们可以主动出击,在他们还没完全整合前,先打出一张牌,让他们措手不及。”
林野笑了,“我也这么想。”
当晚,林野亲自联系了几个长期合作的投资人朋友,试探性地释放了一些关于“星云科技即将启动A轮融资”的信号。同时,他在社交媒体上低调发布了几张项目内测图,配上一句文案:“有些创新,不为模仿而来。”
这条动态迅速引发业内关注,评论区开始出现各种猜测,有人甚至翻出星云科技过往的产品线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天早上,林野的手机就被各种消息轰炸。
“林总,‘蓝海互联’那边好像有点慌了。”李阳兴奋地说,“他们原本定好的发布会时间往后延了三天。”
“很好。”林野喝了口咖啡,目光冷静,“他们越是急,我们就越要稳。”
然而,对方并没有就此罢休。
几天后,林野收到一封来自“智创工坊”HR部门的邮件,标题赫然写着:“诚邀贵司资深工程师参与闭门技术交流会。”
这不是普通的邀请函,而是一种赤裸裸的试探。
林野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让李阳安排了一场小型茶叙,名义上是技术交流,实则是一次心理博弈。
见面那天,林野带着周冉和李阳准时赴约。对方派出的代表是“智创工坊”的产品总监赵峰,以及“蓝海互联”的战略顾问陈昊。
双方寒暄几句后,赵峰率先开口:“林总,你们这个项目确实做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