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场一阵哄笑。
“后来我才明白,数据不是数字游戏,它背后是有故事的。”他说完,喝了口咖啡,眼神却悄悄扫了我一眼。
我知道,他在试探。
但我没有打断他,反而顺势引导:“既然大家都愿意聊了,不如轮流分享一下自己工作中最头疼的事?”
这一问,就像打开了话匣子。
“我最烦的就是他们改需求从来不提前说!”
“我们也烦啊,每次改版都要重新测一遍,根本赶不上节奏。”
“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想沟通,是不知道怎么沟通。”
越说越真实,也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本质。
---
“你们知道吗?”一名设计师突然插话,“其实我们挺怕你们数据组的。”
“啥?”小赵愣住,“我们有那么可怕?”
“不是可怕,是太硬。”她苦笑,“你们提建议的方式,像在审判。我们每次看到批注,第一反应不是思考怎么改,而是担心会不会又被骂。”
这句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我……”小赵张了张嘴,脸有点红,“我确实有时候说话不太好听。”
“其实我们也一样。”设计组的小林叹了口气,“总觉得你们只看数据,不管体验,所以干脆就不想沟通了。”
“那以后能不能……别一上来就怼?”有人笑着接话。
“可以啊。”小赵点头,“我也想好好说话,就是……不太会。”
“那就学呗。”李阳笑嘻嘻地插话,“咱这不叫团队建设,叫集体成长。”
笑声再次响起。
气氛终于变了。
---
“其实我们缺的不是能力,是理解。”老周忽然又开口。
这句话让全场陷入短暂沉默。
我看了他一眼,心中微微一动。
这个老周,果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但他今天的态度,已经说明了很多。
“没错。”我接过话题,“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件事——每周设立‘跨职能日’,所有人都要参与其他小组的基础任务。”
“比如?”有人问。
“比如数据组的人要学会看原型图,设计组的人要学会分析数据趋势。”我说,“只有当你真正理解对方的工作,才能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听起来有点挑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