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作者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以小见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
六、不同版本中香菱的结局
1.原着判词暗示的结局
在《红楼梦》原着中,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莲与荷同类,点出她原本纯洁美好的出身。“平生遭际实堪伤”则概括了她一生的悲惨遭遇,从幼年被拐,到成为薛蟠的妾室,受尽苦难。
“自从两地生孤木”,“两地生孤木”合起来是“桂”字,指的是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入薛家,香菱的命运急转直下,遭受了她的百般折磨和陷害。“致使香魂返故乡”明确暗示了香菱最终香消玉殒的结局。
与通行本难产而死的结局相比,原着判词更强调了夏金桂对香菱的迫害是导致她死亡的直接原因。而《癸酉本石头记》中香菱的结局,可能在情节和细节上与判词暗示的结局有更大差异。但原着判词所暗示的结局,更符合香菱一生的悲剧走向,突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以及命运的无常和残酷。
2.通行本难产而死结局
在通行本《红楼梦》中,香菱最终的结局是难产而死。经历了夏金桂的长期迫害,香菱的身心早已饱受折磨。然而,命运并未就此放过她。当她有了身孕,本以为生活或许会出现一丝转机,却没想到这成为了她生命的终点。
在难产的过程中,香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在病榻上挣扎,生命的力量一点点消逝。周围的人虽有焦急与忙碌,但终究无法挽回她的生命。她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和不舍,离开了人世。
这一结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香菱一生坎坷,幼年被拐,成为妾室后又遭正妻迫害,长期的苦难生活让她的身体和精神都极度虚弱。怀孕生产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的身体可能早已不堪重负,难以承受生产的压力,因此难产而死在情理之中。
从悲剧性的角度来看,这一结局令人痛心疾首。香菱一生善良温和、好学上进,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她渴望幸福,却从未真正拥有过。难产而死让她的生命在最脆弱的时候戛然而止,她还未来得及看到生活的希望,就被无情地剥夺了生命。她的死是封建社会对女性压迫的又一惨痛例证,深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