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市肆亦有市牛乳者,有凝如膏,所谓酪也……溶之如汤,则白如饧(音行)沃如沸雪,所谓奶茶也。”《清稗类钞》“饮食类”也提到:“奶酪者,制牛乳和以糖使成浆也,俗呼奶茶,北人恒饮之。”由此可见,糖蒸酥酪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加以糖等配料制成,口感凝如膏状,香甜可口。
在第十九回中,糖蒸酥酪多次出现,成为推动情节发展与展现人物关系的重要线索。皇宫送来糖蒸酥酪,宝玉因记得袭人爱吃,便特意留着等她回来。这一细节不仅体现出宝玉对袭人细致入微的关怀,更从侧面反映出贾府与皇宫之间的联系,暗示了贾府的尊贵地位。小小的糖蒸酥酪,成为了贾府奢华生活的一个缩影。
之后,宝玉奶妈李嬷嬷吃了为袭人留的糖蒸酥酪,引发了一系列情节。李嬷嬷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对宝玉将袭人看得比自己重的不满与赌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等级矛盾。而袭人巧妙地以自己不爱酥酪为由,将此事搪塞过去,既化解了矛盾,又展现出她的聪慧与通达。糖蒸酥酪在这里,成为了揭示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关键物品。
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仅是对美食的简单描绘,更是当时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的生动写照。通过对贾府饮食的细致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贾府的富贵奢华,以及封建贵族家庭在饮食方面的讲究与排场。从食材的选取、烹饪的方法到餐桌礼仪,无一不体现出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文化规范。
同时,饮食文化也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紧密相连。不同人物对食物的喜好和态度,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例如宝玉对美食的分享与珍视,展现出他的多情与善良;李嬷嬷对糖蒸酥酪的争抢,凸显出她的狭隘与自私。
糖蒸酥酪这一传统美食在《红楼梦》中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文化符号,通过它,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饮食文化、社会风貌以及人物的复杂情感与关系。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犹如一条无形的丝线,串联起故事的各个环节,为这部伟大的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韵味。
2.戏曲文化:热闹戏文里的门道
在《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宁府所演的戏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作者的深意。
宁府此次所点的四出戏,分别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