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管理者等共同探讨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各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医疗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同时,中心还参与了一些医疗信息化项目的试点工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政策的推广积累经验。
对于医养结合政策的推进,中心采取了多维度的举措。首先,深入研究国内外医养结合的成功模式,分析其特点和适用条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本土化的发展建议。其次,与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探索。通过实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依据。此外,中心还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社会各界对医养结合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政策实施氛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玲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建议。针对疫情初期暴露出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问题,建议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同时,强调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物资。在医疗救治方面,提出要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分级诊疗和转诊机制,提高救治效率。此外,还建议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挑战。
2.学术薪火的接续传承
在北大开设的卫生经济学课程中,李玲采用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卫生经济学的大门。
案例教学是课程的一大亮点。李玲精心挑选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卫生经济案例,如美国的商业医保模式、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以及中国的三明医改等。在课堂上,她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们从实际案例中理解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卫生经济政策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影响,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研讨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李玲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与卫生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保制度的改革等。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在研讨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相互学习和启发。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外,李玲还注重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走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