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被洪水吞噬,唯有伏羲与女娲躲进葫芦之中,才得以幸免于难。洪水退去后,世间仅剩下他们兄妹二人。
为了繁衍人类,延续种族,伏羲与女娲商议结为夫妻。但兄妹成婚毕竟有违常理,于是他们决定通过占卜来询问天意。传说他们登上昆仑山,各自点燃一堆篝火,向天祈祷:若上天有意让二人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篝火的烟相互缠绕。神奇的是,两缕青烟果然紧紧交织在一起。即便如此,女娲仍觉羞涩,她用草扇遮住自己的面容,才与伏羲结为夫妻。
这一传说对解释婚姻风俗起源有着重要意义。从文化层面看,它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在特殊环境下为了种族延续,不得不突破常规的婚姻观念。这种兄妹成婚的情节,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体现了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传说中通过占卜来决定婚姻的方式,反映出古人对神灵和天意的敬畏,认为婚姻大事需得到上天的认可。
从婚姻风俗演变角度而言,这一传说为后世婚姻习俗中的一些仪式和观念提供了源头。比如,用草扇遮面的情节,可能是后世新娘盖头习俗的雏形,蕴含着女性在婚姻中的羞涩与含蓄。此外,它也为婚姻需遵循一定仪式和程序的观念奠定了基础,表明婚姻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需要经过特定的仪式和认可,这对后世婚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四、伏羲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1.先秦典籍记载
先秦时期的诸多典籍中,不乏对伏羲的记载,这些记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伏羲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左传》中对伏羲有所提及,为后人勾勒出伏羲在古史脉络中的位置,将其置于上古帝王世系之中,使伏羲成为历史传承的一部分,体现出当时人们对远古历史的追溯与梳理。
《管子》从治国理政、文化开创等层面阐述伏羲,强调其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的贡献,如伏羲的某些举措为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奠定基础,反映出当时对伏羲开创性功绩的重视与肯定。
《周易》对伏羲的记载意义重大。其中详细描述伏羲始作八卦的过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这不仅突出伏羲的智慧与创造力,更将八卦与天地自然相联系,赋予其深邃的哲学内涵,表明八卦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在当时已具有重要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庄子》以独特的道家视角论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