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
“大祥,我准备在以大队集体的名义,在镇上开个店。”
“但是,我不想去南方,需要你帮我进货。”
“你要给我的这两成利益,可以换成五年平价进货的合同。”
“五年之内,我要以厂家的出货价,拿到各种货物……”
王东升大致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
“没问题。”
大祥只是稍微思索了片刻,就同意了下来。
他反正也要去进货,平价给王东升,只是不赚钱而已。
相比于两成的利润来说,还是他赚了。
谈完这事儿,王东升又再次跟大祥确定了下午送货的事情。
带着明明和他小舅子,离开了大祥家。
“升子,你要开店?”
“用大队集体的名义开店,能行得通吗?”
离开市区,走到乡间小路上,明明才开口问道。
“以集体的名义开店完全能行得通,国家有这方面的政策。”
王东升肯定的说道。
这个政策,早在一九七八年就已经放开,到一九七九年,就已经开始在各地实行。
只是前几年管理比较严格,现在管理比较松。
王东升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报纸,对各项政策的情况,更加了解。
通过这些政策的变化,也想起了一些事情。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大队集体企业,就会改成乡镇企业,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现在在生产方面还是有限制。
但是在买货,卖货方面的限制,已经很小。
而且集体企业,还能得到不少政策上的支持。
“那是不是说,你以后直接就可以在镇上,卖自行车,电视机,手表,这些东西了?”
“这还不得赚老鼻子钱?”
明明想到这些东西的利润,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哪有那么容易,集体企业议价出售东西,是不能比国营店高出百分之十五。”
“利润要比我们现在这么卖,少赚很多钱。”
“当然,咱们私下里,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稍稍加一些价格。”
“比如店里货物不足,有人想要加价提前拿到货物。”
“或者,卖电视的时候,要搭售天线,别人天线卖三十,我这可以卖五十,还有一些不常用,成本又低的东西,都可以一起搭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