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一定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会瞎白活。”
王东升端起碗,喝了口啤酒,问道。
“你之前说咱们国家必然会进一步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后个体户会越来越多,挤占国营厂的生存空间。”
“导致国营厂发展不下去,甚至倒闭……”
“这种情况真的会出现吗?国营厂肯定要比个体户、私人企业更有优势,个体户又拿什么跟国营厂竞争?”
冯卫东喝下一大口啤酒,润了润嗓子,把自己的问题问了出来。
他相信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开放,也相信国家正在一步步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无法想象国营厂不能跟个体户竞争的情况出现。
“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有一句话叫身在局中不知局。”
“作为国营药材厂职工,你肯定认为国营药材厂,要资源有资源,要背景有背景,但,随着政策不断开放,个体户越来越多,市场上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后,情况就会有很大不同。”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买菜,即便国营菜站不要票了,价格跟外面菜农卖的价格一样,你是选择在菜农手中买菜,还是在国营菜站买菜?”
“那当然是在国营菜站购买……”
“我会在菜农手中购买。”
于主任和冯卫东两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答案。
“于大哥,你是百货大楼的主任,自然是偏向国营菜站。”
“卫东,你为何要在菜农手中购买?”
王耀东问完,端起碗,跟于主任和冯卫东碰了一下,喝下一大口啤酒。
“菜站的人态度差,总是一副爱买不买,不买拉倒的样子,并且菜有时候放好几天还拿出来卖。”
“相反,菜农手中的菜更新鲜,态度更好。”
冯卫东想都不想就把原因说了出来。
他去国营菜站买过几次菜,那些工作人员,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要不是有的时候,在外面买不到菜,他肯定不会去国营菜站。
“这就是问题所在。”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谁的东西好,价格有优势,大家就买谁的。”
“个体户为了能把货卖出去,赚到钱,自然是怎么好卖东西,怎么来,什么东西好卖,就去做什么东西。”
“而国营厂不一样,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缺乏活力,不懂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