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
“升子,外面不下雨了,我们去抓知了猴了。”
“你们早点过来,别喝的太晚。”
前面一声是大姐王桂兰,后面自然是他老娘。
“嗯,喝完就过去。”
“升子,我先去抓知了猴,你们继续喝着。”
“行,那三哥你先跟我爹去,等会我去找你们。”
他三舅哥坐这里,从始至终没说上两句话,只是一味的喝酒,吃东西,听他们扯皮,确实比较尴尬。
几人又喝了半个小时,差不多八点,老九提议散场,去抓蝎子。
其他人纷纷附和。
几人把碗筷收拾到厨房,王东神跟媳妇儿说了一声,拿着工具,就往河堤走。
村里的路,到处都是泥泞,不小心就滑一下子,走到河堤上时,每个人裤子鞋上都沾满了泥。
上了河堤,路终于稍稍好走一些。
虽然刚下过雨,但还是有不少大人带着孩子来河堤上抓知了猴。
农村人都知道,刚下过大雨,出来的知了猴最多。
还有一些人,急急忙忙的去查看地里的情况。
老九和猴子要不是拿着桶和陶罐,他们老爹老娘肯定要带着他们去地里,不会让他们出来喝酒。
一路上,听到不少人抱怨老天爷,早不下,晚不下雹子,非得等西瓜快熟,各种蔬菜收获的时候下。
还有不少人,坐在地里,看着被砸坏的西瓜蔬菜,抱头痛哭,大骂。
地里种的这些蔬菜、粮食,都是一家人维持生计的东西。
突然来这么一次天灾,收入最起码少三成。
西瓜至少五成以上。
被砸烂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西瓜,供销社不会收。
现在的人,也很少会想到把东西拉去市里、县里卖。
“哎……种地,全看天吃饭,真不是一个好出路。”
花花忍不住感叹。
“这话要被你爹娘听到,估计得大耳瓜子抽你。”
“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国家也会越来越开放。”
“相信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不会再为吃饭,穿衣发愁。”
王东升白了花花一眼。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分地。
虽然下了一场雹子,让地里的蔬菜、西瓜损失不小,但总比之前在生产队干活要好很多。
最起码前半年收的麦子,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