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格物院。
深夜,灯火通明。院内,数十名工匠和学者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宋应星站在一张图纸前,眉头紧锁:"这个'猛火油柜'的外壳还是不够牢固,一旦摔碎,猛火油会四处飞溅,伤到我方将士。"
旁边的徐光祚点点头:"确实如此。不如我们改用铁皮桶?虽然重一些,但更加牢固。"
"铁皮桶?"宋应星眼前一亮,"好主意!而且可以在桶底加装一个引信装置,让它落地后延迟爆炸!"
"正是此理!"徐光祚兴奋地说,"这样一来,敌军即使看到也来不及躲避!"
两人正讨论着,崇祯在几名侍卫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陛下!"众人连忙行礼。
崇祯摆摆手:"免礼。诸位夜里辛苦了,朕特地来看看进展如何。"
宋应星立刻上前汇报:"回陛下,我们正在改进'猛火油柜'的设计。原本是用陶罐盛装猛火油,但陶罐太过脆弱。现在我们打算改用铁皮桶,并加装延迟引信装置。"
"哦?"崇祯来了兴趣,"这个延迟引信是什么原理?"
宋应星解释道:"就是在桶底安装一个特制的引信,当桶落地时,引信被触发,但不会立即点燃猛火油,而是延迟几息时间再爆炸。这样敌军即使看到桶落下,也来不及躲避。"
"妙!"崇祯赞叹道,"这不就是西洋人所说的'定时炸弹'吗?"
"正是此理!"宋应星兴奋地说,"陛下果然见多识广!"
崇祯转向另一边:"'轰天雷'的进展如何?"
徐光祚立刻回答:"回陛下,'轰天雷'已经初步成功。我们将高纯度猛火药装入特制的铸铁外壳中,外壳上布满尖刺,爆炸时尖刺会四处飞溅,杀伤力极大。"
"可有实验过?"崇祯问道。
"已经在城外实验过几次,"徐光祚回答,"威力很大,一枚'轰天雷'可以炸死方圆三丈内的所有人。"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好!这两样武器,可以大量生产吗?"
宋应星犹豫道:"陛下,材料是个问题。铁皮和铸铁外壳需要大量的铁料,而且工匠们日夜赶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生产太多。"
崇祯思索片刻:"这样,朕下旨征集全城的铁器,包括百姓家中不必要的铁锅、铁犁等,全部征集来用于制造这些武器!"
"陛下英明!"宋应星拱手道,"有了充足的材料,我们可以在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