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冬,紫禁城内,乾清宫。
"陛下,西北流寇日益猖獗,李自成已聚众数万,占据数县,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恐怕..."
徐光祚的话还未说完,崇祯皇帝已重重地将奏折拍在龙案上,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朕知道!这些奏折朕都看了,一封比一封紧急。西北若再这样下去,大明腹背受敌,何以为国?"
殿内众臣噤若寒蝉。晋商案虽已告一段落,但西北的形势却每况愈下。
"诸位爱卿,西北流寇之患,不能再拖了!"崇祯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朕决意集中力量,彻底剿灭这些乱贼!"
"陛下英明!"毕自严拱手道,"如今国库充盈,正是用兵良机。"
然而,吏部尚书王永光却持不同意见:"陛下,臣以为西北流寇虽猖獗,但多为饥民所聚,或可招抚为上,剿灭为下..."
"招抚?"崇祯冷笑一声,"王爱卿,你可知李自成已攻陷多少州县?杀害多少官员百姓?这等乱贼,岂能招抚?若今日招抚,明日必反,后日必更猖獗!"
"陛下,臣附议。"兵部尚书张凤翔站出来道,"然西北军心涣散,将领无能,若要剿匪,必须有能征善战之将领统领。"
崇祯眼中精光一闪:"朕已有人选。"
"陛下欲启用何人?"众臣好奇。
"孙传庭!"崇祯掷地有声地说出这个名字。
殿内一片哗然。孙传庭虽有军功,但因得罪权贵,已被贬为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多年未受重用。
"陛下,孙传庭虽有才干,但他..."王永光欲言又止。
"但他什么?"崇祯目光如电,"难道因他得罪了几个权贵,就要埋没他的才能?朕看过他的奏折和战绩,此人刚正不阿,善于用兵,正是剿匪良将!"
"陛下圣明!"徐光祚赞道,"孙传庭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传旨,即刻宣孙传庭入京觐见!"崇祯断然下令。
三日后,午门外。
一位身着青布长衫、面容清瘦但目光坚毅的中年男子在侍卫引领下步入紫禁城。他就是被紧急召回京城的孙传庭。
"孙大人,陛下已在乾清宫等候多时了。"引路的太监低声道。
孙传庭点点头,心中却充满疑惑。自己这个被贬的闲职官员,为何突然被召回京城?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罕见地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孙传庭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