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巨石滚落,士兵们惊恐呼喊,阵脚大乱。
“稳住!听我命令!”刘田骑马大声呼喊,挥舞长剑,剑上寒光似在宣告不屈。
待前方平静,斥候来报:“中路遇埋伏和破竹机关,无敌军把守。”
刘田皱眉思索,下令:“放慢脚步,稳步前行,仔细勘察,减少伤亡。”众人领命,小心前进。
距城不足五十里时,刘田挥手:“安营扎寨,派机灵斥候和细作打探。营地设拒马、陷阱,加强巡逻。”众人依令行事。
刘田召集众将入营帐,问:“此次与藩王合兵,诸位有何看法?”
张华抱拳上前,忧虑道:“将军,合兵太过突然。陈国国力衰微,皇帝怎会主动挑衅?使臣被杀,或许是遭人陷害。我与赵韬交好,据我所知,陈国皇帝并非昏庸之人,当年赵韬全家被卷入梨花庄血案,惨遭灭门,皇帝却一无所知,致其逃亡吴国。若皇帝知情,定会彻查翻案,可至今毫无消息,国内还传言赵韬是乱臣贼子,所以皇帝可能并不知情,即便知晓也无力干预。”
刘田听后,缓缓坐下,沉思道:“你所言有理。可两国使臣皆被刺,若不是陈国皇帝,又是谁有此胆量?”
张华道:“不管幕后黑手是谁,贸然攻陈恐结仇怨。两国本有姻亲,若因误会兴兵,陈国皇帝被冤枉,那就冤上加冤了。依末将之见,先按兵不动,施反间计,派些人混入城中散布谣言,扰乱其军心,再看局势发展。”
刘田点头:“张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赵韬身在何处,若他在城中,或许能提供关键线索。”
张华说:“赵韬突围后音信全无,不过若他在正阳关,见我军旗帜,念及旧情定会相见。”
刘田眼神一亮:“将大旗竖于关边,设下暗哨,有人靠近立刻来报。”张华领命而去。
藩王大军兵分两路杀向正阳关。行至山脚,藩王身着玄色披风,嘴角上扬,露出狠厉笑意,勒马对凌云说:“此处险要,在此扎营,包围城池,断陈国补给,营寨扎牢固,多挖壕沟。”
正说着,斥候来报:“刘田兵马中路停进,营地竖起大旗。”
藩王捻须眯眼,神色阴沉:“这刘田想干什么?此时停兵,莫非要放陈国一马?不管他,我军继续推进。陈国杀我使臣,此仇必报!与刘田合兵,既能防他捣乱,也能让陈国知道我们同战线。传令,大军前进!”
凌云抱拳谏言:“将军,我军不可倾巢而出。若刘田与陈国有勾结,我军贸然前进,恐腹背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