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余小麦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小小的云团。昨晚她几乎没怎么睡,脑海里全是小川康复后明亮的眼神,还有陈向明那句意味不明的"她不能再承受一次了"。这个谜一样的男人,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给。"陈向明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他递来一个纸袋,里面是热腾腾的包子和豆浆,"趁热吃。"
旅游大巴准时出发,载着满满一车游客向八达岭驶去。余小麦靠窗坐着,看着北京城的高楼大厦渐渐被起伏的群山取代。陈向明坐在她旁边,正低头翻阅一本《长城考古新发现》,修长的手指偶尔在书页上轻轻点一下,像是在做记号。
"你对历史很感兴趣?"余小麦忍不住问。
陈向明合上书,唇角微不可察地上扬:"算是吧。长城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不同朝代修建的段落,使用的植物灰浆配方都不一样。明朝用的糯米灰浆,里面掺了猕猴桃藤汁液,抗风化能力特别强。"
余小麦微微睁大眼睛:"这和我们的解毒藤研究..."
"有异曲同工之妙。"陈向明接过她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古人比我们想象的更懂植物。"
车厢里其他游客的谈笑声、导游的解说声都渐渐远去,余小麦发现自己完全被陈向明的话吸引了。他讲述时的神态专注而热忱,与平日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基地负责人判若两人。
"到了。"陈向明突然说。
余小麦回过神来,发现大巴已经停在了八达岭脚下的停车场。初冬的长城游人不多,苍灰色的城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
买票入园后,陈向明在纪念品商店买了张手绘地图。"我们从北线上去,"他指着地图说,"人少,风景更好。"
起初的路还算平缓,两人并肩走着,偶尔交谈几句。但随着坡度变陡,余小麦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陈向明不动声色地放慢脚步,时不时停下来假装看风景,让她能喘口气。
"要不要休息一下?"在第十个烽火台前,他终于开口问道。
余小麦摇摇头,额前的碎发已经被汗水打湿:"没事,我能..."她的话突然哽在喉咙里——陈向明已经递过来一瓶拧开的水,和一块叠得方方正正的手帕。
"擦擦汗。"他说,"山上风大,容易着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