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往生有两种缘:一种是靠我们自己修行,种种有漏的行为,种种行善积德,我们把自己所有一切修行、所有一切积累的资粮通通全部打包,回向求生净土。这是善导大师说的要门,这个缘相对来说就比较弱,那么往生就有可能不一定百分之一百。善导大师的原话叫“回生杂善恐力弱”。我们现在看末法时代众生都在修净土法门,自己做各种行善积德的事情,并且全部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临终如果没有人助念,仅靠他自己,一万个人念佛,一万个人修净土法门,万中只能去一二个,如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没有如理如法的明白真实含义,没有彻彻底底的了解我们净土宗开宗立派的善导祖师所解释的真意所在。结果掉入了弱缘,要靠自己积累的种种有为的、有漏的、不圆满、不具足的这一点点功德回向给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要看自己的功夫了。自己的功夫不够,那么往生就有可能打折扣,所以善导大师说“回生杂善恐力弱”。
另一种是靠阿弥陀佛的强大誓愿,靠阿弥陀佛的弘誓强愿。所谓“托佛愿以作强缘”,全部依托在阿弥陀佛的大愿之上,作为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强大无比的外缘。这就决定可以往生,万修万人去。
永明延寿大师也是阿弥陀佛转世,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永明延寿也是。这两位化身祖师,一个是我们净土宗二祖,一个是我们净土宗六祖,都是阿弥陀佛转世。中间间隔不满三百年,两百七八十年,阿弥陀佛来了一次又一次,跟我们讲要“专修净土,要万修万人去”。可惜明白的人太少了,所以“万修万人去”是依靠阿弥陀佛这个弘大愿力的强缘就决定往生。各位,这样一比较就明显了。因要真,有了真的因遇到弱缘,往生不定,有可能不去,也有可能去;遇到强缘,往生极乐易如反掌。
怎么样能够衬托阿弥陀佛的强缘呢?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间有一首偈语说得非常清楚:“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各位,第四句好好的背熟了。笔者前面三句都没背下来,就是最后一句背得很熟。释迦牟尼佛怕我们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怕我们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意,所以释迦牟尼佛选择了最精妙的易行道的法门,说了两百多回,他这一辈子一共七七四十九年就讲了三百多场,两百多场他都在翻来覆去地唠叨一件事儿,干嘛呢?“教念弥陀专复专”。这是强缘!就是说我们口称弥陀要专而又专,精而又精,一心一意,不要夹杂,不要今天看看《金刚经》,明天持持别的咒,后天搞个水陆法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