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章:忽里台庆功宴(至元二十八年春?斡耳朵议事帐)
斡耳朵议事帐的毡帘外悬着三色旗 —— 黑旗表军威、黄旗显中枢、白旗示和平,这是忽里台庆功宴的标准旗制。帐内十二根松木柱裹着红绸,每柱挂一盏羊角灯,灯芯燃着西域蜜蜡,烟少而亮,照亮帐顶的狼纹刺绣(术赤系标志)与云纹彩绘(汉地元素)。中央案几长三丈,铺蜀锦桌布,按 “左军右政” 排列:东侧设虎卫营将领席,西侧置诸王千户席,主位留给萧虎与忽必烈,案角的青铜壶滴漏正计时辰。
最引人注目的是案中央的烤全羊,羊皮已剥净,厨师按 “炮阵十门” 寓意分块,羊身划十道刀痕,每痕对应一门炮位,“首块敬中枢,” 通西司厨役长低声嘱咐学徒,“末块赠工匠,” 这是萧虎亲定的分食规矩。汉地酱料分装在青瓷碗中,有蒜蓉、梅酱、椒麻三种,与蒙古传统的盐碟并置,既合宴饮习俗,又显兼容之意。帐外的虎卫营甲士按 “五步一岗” 值守,佩刀鞘头缠红绸,这是庆功时的特殊装束。
忽里台庆功令提前三日传遍漠北诸部,传令兵持鎏金令牌,牌面刻八思巴文 “庆功” 二字,见牌如见君令。参会者需经 “三验”:验令牌、验身份、验功绩,术赤系千户乌尔图因河谷战功获首邀,他的狼纹战旗被特许立于帐外东侧,与虎卫营的黑旗并列。萧虎的亲卫在帐门核对《参会名录》,名录按 “中枢 - 诸王 - 工匠” 分类,共列九十八人,与忽里台 “百人议事” 的古制相合。
辰时三刻,铜钟三响,参会者按等级入帐:萧虎与忽必烈自北而入,诸王自东而入,工匠与文吏自西而入,各就其位。札剌儿台扶着年迈的叔父阿勒坛入座,老人的羊皮袄上缀着战功勋章,“三十年未见这般盛景,” 他抚摸勋章,那是早年随蒙哥汗征战的见证。周显带着三名炮匠坐在西席末位,虽位卑却神色庄重 —— 工匠入忽里台正席,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萧虎起身展开《炮阵战功册》,桑皮纸装订的册页用朱砂绘炮阵图,旁注战功:“至元二十七年秋至冬,拒察合台部三次来犯,” 第一战炮轰敌阵,第二战河谷追歼,第三战守御斡耳朵,“耗弹百五十枚,” 每枚弹药去向均有记录,“税银支用明账,” 三司联审无贪腐。册中附铁甲碎片拓片、炮弹残片绘图,图文并茂,与《元史?兵志》“军功需图文互证” 的规制严合。
“首功在炮械精良,” 萧虎指向册中工匠名录,周显的名字用朱笔标出,“次功在同盟协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