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章:河谷追歼(至元二十七年冬?克鲁伦河谷)
克鲁伦河谷的积雪被马蹄踏碎,那拉珠尔的虎卫营百户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他按萧虎的指令分兵三路:左路五十骑沿河谷西岸迂回,右路五十骑占东岸高地,中路亲率主力追击,“需将残敌赶入预设伏击圈,” 他的狼皮披风沾满雪粒,腰间的铜哨随时准备发出信号。
炮队的移动炮架在雪地上留下辙痕,这是军器监新改良的轮式炮架,用克鲁伦河硬木打造,轮轴裹羊脂润滑,“每架需四马牵引,” 炮匠周显在旁调试,炮身覆防潮毡,铁壳炮弹用棉布包裹防冻。那拉珠尔回头叮嘱:“进入河谷后炮架需隐蔽,” 待敌半渡再开火,这是借鉴《武经总要》“半渡而击” 的古法战术。
移动炮架的轮轴在低温下仍灵活转动,周显带着工匠班沿途检修:每架炮配两名炮手、三名牵马甲士,“遇陡坡需垫木板,” 防止炮架打滑。炮架两侧挂着备用铁轮,“若轮轴断裂可即时更换,” 这是从乃马真后时期炮队雪地行军的教训中改进的设计。那拉珠尔策马而过时,拍了拍炮架:“今日能否立功,” 就看你们的准头了。
进入河谷中段,炮队按指令隐蔽在矮树丛后,炮口对准河面的木桥 —— 这是残敌西逃的必经之路。炮手们用桑皮纸擦拭炮膛,防止积雪堵塞,“炮弹预装半膛,” 周显压低声音,只需填入引信即可发射,“听我号令再点火,” 过早暴露会让伏击落空。
察合台残部的踪迹在雪地上清晰可辨,三百余骑散乱西行,甲胄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烁,却无队列可言。首领阿合马(非通西司郎中)不断回头张望,他的披风已丢失,坐骑气喘吁吁 —— 昨日炮阵大捷让叛军胆寒,此刻只想渡河西逃,退回本部牧场。
河谷中段的木桥是他们的希望,桥身由松木搭建,仅容两骑并行,桥面覆雪结冰。探马回报:“桥对岸无伏兵,” 阿合马挥刀催促:“快过桥!” 他不知那拉珠尔早已算准此路,东岸高地的虎卫营甲士正搭弓待发,箭镞在雪光下泛着冷光。
“放!” 那拉珠尔的铜哨尖锐刺耳,隐蔽的炮架同时开火,三枚铁壳炮弹呼啸而出,正中木桥中段。松木桥身应声断裂,积雪与碎木飞溅,正在过桥的十余名叛军连人带马坠入冰河,河水瞬间染红。阿合马惊得勒马,坐骑人立而起,“中计了!” 他嘶吼着转向,却见河谷两岸已竖起虎卫营的黑旗。
周显立即调整炮口,对准南岸的叛军集群:“第二轮瞄准马群!” 石弹落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