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炮官李诚率队进行射程测试,每组炮群依次发射石弹,靶位按 “正面、左翼、右翼、迂回路线” 设置,共二十五个靶点。“第一组炮群射击正面靶,” 石弹在百步外击碎铁甲,弹痕与预设落点偏差不足两步;“第五组暗炮测试侧击,” 石弹越过土坡,精准命中右翼靶,烟尘中靶牌碎片飞溅。
测试数据用桑皮纸记录:“正面射程百步,侧击射程八十步,” 交叉区域火力密度 “每分钟三十石弹”,比原阵提升三成。李诚在《炮阵效能册》中批注:“梅花阵可抵御千骑规模突袭,” 并附弹痕拓片,“石弹穿透力与原阵一致,” 确保威力未因布局调整而减弱。萧虎亲临观试,石弹击中靶心的瞬间,他对札剌儿台道:“这才是让察合台胆寒的阵势。”
炮阵图的绘制严格遵循《军器机密文书格式》:用特制的 “防篡改纸”(桑皮纸浸桐油制成),图中暗藏三处防伪标记:梅花中心绘微型虎符,五处炮位旁刻蒙古文密码(对应炮号),边缘用朱砂点暗记(需特定角度光照可见)。周显带着三名文书分头抄写,“正本存枢密院,” 副本分送三方,“每本都需编号与骑缝章。”
副本的保密措施层层加码:萧虎的副本盖 “监国虎符印”,札剌儿台的盖 “术赤系狼首印”,虎卫营的盖 “虎卫营印”,“缺一方印鉴,” 图无效力。那拉珠尔的副本藏在铁甲内衬的暗袋,“需用特制钥匙才能取出,” 钥匙由三名百户分持,“三人同到才能开锁,” 这是防单人泄密的 “分权制”。
萧虎、札剌儿台、那拉珠尔在炮阵图上共同签章,蒙古文、汉文、八思巴文三种文字的签名并列,骑缝处盖三族官印,形成 “三位一体” 的生效机制。“日后若需调整炮位,” 萧虎强调,“必须三方同时到场,” 任何一方单独变动均属无效,这是防止专权的 “互监制”。
签章仪式在炮阵中央举行,礼台摆青铜鼎,鼎中燃西域乳香,象征 “盟约如鼎”。耶律铸宣读《炮阵调整盟约》:“三方共守此阵,” 情报共享、防务共担,“若因调整不当致失防,” 三方同担罪责。札剌儿台的长子帖木儿(术赤系)作为见证,在盟约副册上按指印,他的指印与父亲的并列 —— 这是权力传承的象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新旧对比:阵法效能的全面评估(元代新旧炮阵性能对比与优势分析)
李诚在《阵法对比册》中详细罗列优劣:原品字阵 “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