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教了十几年书。”
一行人穿过热闹的街市,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
青砖灰瓦的院落前,挂着块“明德私塾”的木匾,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老爷子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打开门。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面容清瘦,眼神却炯炯有神。
“何先生!”老爷子拱手行礼,“冒昧打扰了。”
何秀才看清来人,脸上露出笑容:“江老哥?稀客啊!快请进。”
众人随何秀才进了书房。
江玉燕悄悄打量四周。
墙上挂着几幅简单的字画,书架上整齐码着线装书,案几上摆着笔墨纸砚。
“这是我家三孙子。”老爷子把三郎往前推了推,“想送来跟着先生读书。”
何秀才仔细端详三郎,突然伸手捏了捏他的胳膊:“不错。”
又问道:“可认得几个字?”
三郎挺起胸膛:“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背《三字经》和《弟子规》!”
何秀才闻言,捋须的手突然一顿,山羊胡微微翘起:“哦?《弟子规》也会?”
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口问道:“ ‘出必告,反必面’,下一句是什么?”
三郎眼睛滴溜溜一转,脆生生答道:“居有常,业无变!”
何秀才眉毛高高扬起,又问:“‘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三郎对答如流,小脸上满是得意。
幸好三姐天天催他背,他背的可熟了。
书房里突然安静下来。
何秀才眼中精光一闪,继续问:“背得倒是流利。那我问你,《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这是何意?”
三郎眨了眨眼睛,小脸突然绷紧。
他偷偷瞄了江玉燕一眼。
江玉燕微微颔首,之前教三郎的时候都是用了一些小故事串起来的,有些故事结合了现代的理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江玉燕让三郎不要在外面乱说。
三郎这才挺直腰板答道:“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学好,三次搬家找好邻居的故事!”
“哦?”何秀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追问道:“那‘子不学,断机杼’又作何解?”
三郎这次答得更快了:“孟母见孟子逃学,就把织布的梭子折断,告诉他不读书就像这断了的梭子一样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