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看看我的价值!
于是,他伪装成一名狂热的、亲纳粹的西班牙政府官员,成功地与德国军事情报机构“阿勃维尔”,在马德里的负责人搭上了线。德国人被他那股“热情”所打动,很快就接纳了他,并给了他一个代号,叫“阿拉贝尔”。
在接受了几天速成的间谍培训后,他带着一些隐形墨水、一本密码本和一笔经费,被德国人派往英国,任务是去那里,发展一个属于自己的间谍网络。
然而,普约尔根本就没有去英国,而是去了葡萄牙的里斯本。
在那里,他凭借着一本英国旅游指南、几份铁路时刻表和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新闻片,开始了他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创作。他向德国人报告说,自己已经成功抵达英国,并发展了一个由27名下线特工组成的庞大间谍网络。
他虚构的这些“特工”,遍布英国各地,身份各异,有码头工人、有军官、有政府秘书,甚至还有一个对红酒毫无抵抗力的、整天醉醺醺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他煞有介事地,向德国人发回一份又一份详尽的“情报报告”,内容从英国的部队调动,到国内的食糖配给,无所不包。
这些报告,是如此的逼真,以至于被“超级机密”截获的英国军情五处,居然在英国本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试图抓获这个效率高得惊人的、神秘的德国间谍网——当然,他们最后什么也没抓到,因为这些人,全都是普约尔一个人编出来的。
最终,普约尔的惊人才华,被英国人发现了。1942年,他被秘密接到了伦敦,军情五处正式接管了他。因为他那高超的“演技”,他的上线,一位名叫汤米·哈里斯的军情五处官员,给他取了一个新的、日后将名垂青史的代号——“嘉宝”,以致敬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演员,葛丽泰·嘉宝。
从此,在哈里斯的指导下,“嘉宝”和他那27个“幽灵”下线,开始为盟军,上演最关键的一出大戏。他们发送的情报,真假参半,不断地巩固着自己在德国人心中的信誉。比如,他曾悲痛地报告,他手下一位在利物浦的“下线”,因病去世。他甚至还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小小的讣告。德国人对此深信不疑,还成功地说服他们,为这位虚构间谍的“遗孀”,支付了一笔抚恤金。
由于“嘉宝”的情报网络“产出”实在是太惊人了,德国情报部门每天忙于处理和分析他发回的信息,甚至都放弃了再向英国派遣其他间谍的打算。他一个人,就垄断了德国在英国的全部情报来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