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
这玩意儿,是当时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不折不扣的“空中巨无霸”:B-29“超级空中堡垒”。它拥有惊人的5700公里航程,一次可以携带高达9吨炸弹,还能在1万米以上的高空以每小时570公里的速度飞行——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超现实的性能。
意味着B-29可以飞到当时日本任何一种战斗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后从容地将成吨的炸弹,扔到日本的城市和工厂头上。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然而,再厉害的武器,也有一个限制——距离。B-29虽然航程远,但要对日本本土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的轰炸,它需要一个足够近的前进基地。从中国内陆起飞,距离太远,效率太低。关键问题在于,中国大陆周围都被日军封锁,武器运输进去也是个麻烦。
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距离东京,2400公里。
这个数字,对于B-29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可以实现最大效能的作战半径。只要拿下塞班岛,就等于把一把上满了子弹的手枪,直接顶在了东京的脑门上。美军可以从这里起飞,将日本的工业城市,一座接一座地从地图上抹去。
所以,马里亚纳群岛的战略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的岛屿。它不是“跳板”,而是“终点站”——是整个中太平洋反攻战略的最终目标。拿下它,战争就进入了倒计时。
那么,日本人知不知道这这款对自己有着绝对威胁的武器呢?
答案是:知道。
早在1943年中后期,日本情报机关就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获悉美国正在秘密研制一种全新的远程战略轰炸机。首先,是驻美间谍通过公开资料和港口情报,捕捉到了波音工厂大规模生产新机型的迹象。随后,部分在中国的日本航空情报部门通过观察从印度、中国起飞的美军轰炸机残骸,确认了这种飞机的存在。再加上1944年初美军在成都部署B-29进行对日侦察与试爆,日本空军很快就掌握了这种飞机的核心参数:飞行高度超过9000米,航程超过5000公里,炸弹载荷巨大。
对日本而言,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当时帝国海军航空队和陆军航空队装备的战斗机(如零式、疾风、紫电等),在发动机性能、座舱加压、氧气供给等方面都很难在B-29的高度上作战。简单说,就是“够不着”。因此,日军参谋本部一度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