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横扫过去。
这支援军的登陆,彻底改变了战场的力量对比。日军陷入了被两面夹击的绝境。塔拉瓦战役的胜败分水岭,在这一刻,终于出现了。
当第6陆战团从西面发起攻击时,塔拉瓦的战斗,进入了最后、也是最残酷的“垃圾时间”。这不再是战术上的较量,而是纯粹的、逐个碉堡的血腥清剿。
11月22日,战斗的第三天。
从“绿滩”登陆的第6陆战团,一路向东,势如破竹。而在岛屿的另一端,从“红滩”登陆的部队,也开始向西推进。两支部队,像两把巨大的钳子,开始合拢。
战斗的焦点,变成了如何拔除那些星罗棋布的、极其坚固的日军碉堡。
海军陆战队员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
首先,由坦克或驱逐舰的炮火,对碉堡进行压制性射击,吸引守军的火力。
然后,一队士兵从侧翼迂回,用火焰喷射器,向碉堡的射击孔里,喷射致命的火龙。
最后,另一名士兵,扛着炸药包或者TNT炸药,冲到碉堡顶部或侧面,引爆炸药,彻底摧毁它。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工作,每一次成功的爆破,都可能伴随着牺牲。
第一海军陆战队中尉亚历山大·邦尼曼,在攻击一个大型地堡时,亲自带领爆破小组,扛着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冲上地堡顶部。在清除了近10名日军后,他为了掩护战友撤退,独自留在顶部,用步枪和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搏斗,最终壮烈牺牲。他也被追授了国会荣誉勋章。
到11月22日晚,日军的抵抗力量,已经被压缩到了岛屿东端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他们知道,末日已经来临。
11月23日凌晨,大约300名幸存的日军,在军官的带领下,发动了最后的、绝望的自杀式冲锋——“万岁冲锋”。他们端着刺刀,挥舞着军刀,高喊着“板载”,冲向了第6陆战团的阵地。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早已准备好的、由机枪和火炮组成的交叉火网。这场冲锋,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以日军的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
天亮后,美军开始了最后的清剿工作。
当天下午1点30分,朱利安·史密斯少将正式宣布:贝蒂欧岛,已全部肃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近4800名日军守军中,只有17名日本士兵和129名朝鲜劳工,选择投降。其余的人,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