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蒙达虽然失守,但日本人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们试图向科隆班加拉岛输送更多的援军。
8月6日夜,又一支“东京快车”——4艘日军驱逐舰,驶入了维拉湾。
这一次,迎接他们的,是一支由6艘美军驱逐舰组成的“猎杀小队”。这支小队的指挥官,弗雷德里克·穆斯布鲁格上校,已经彻底吸取了前两次夜战的教训。
他制定了全新的战术:一组驱逐舰负责用鱼雷进行首轮攻击,另一组则埋伏在侧翼,等鱼雷命中、敌军陷入混乱后,再用火炮进行“补刀”。绝不轻易开炮暴露自己。
事实证明,这个战术非常成功。
美军驱逐舰利用雷达优势,抢先发射了鱼雷。日军的3艘驱逐舰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连被命中,瞬间爆炸起火,沉入海底。只有1艘驱逐舰侥幸逃脱。而美军,毫发无损。
“维拉湾海战”,是一场教科书般的完胜。它标志着美军终于学会了如何应对日军的夜战,并开始在战术上超越对手。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催生了一个革命性的战略思想——“越岛作战”,或者叫“蛙跳战术”。
哈尔西和麦克阿瑟看着地图,突然意识到:既然我们已经能有效切断日军的海上补给线了,为什么还要一个一个地去攻占所有岛屿呢?科隆班加拉岛上还有上万日军,但他们的补给已经被切断了。我们为什么要去跟他们硬拼呢?
答案是:不用打了。
我们可以绕过科隆班加拉这个“硬核桃”,直接去打下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把岛上的日军围起来,让他们自生自灭,饿死、病死在丛林里就行了。
这个“越岛作战”思想的成形,是新乔治亚战役最大的战略遗产。它将大大加快美军的反攻速度,并节省下无数美国士兵的生命。
随着蒙达机场的失守和维拉湾海战的完胜,日军在新乔治亚群岛的抵抗,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残存在科隆班加拉岛上的一万多名日军,成了一支被遗忘的孤军。
8月底,美军的工兵部队迅速修复了蒙达机场。几天后,第一批F4U“海盗”战斗机呼啸着降落在跑道上。美军的航空兵,终于把利剑,插到了拉包尔的咽喉之下。
漆黑的夜里,几艘幸存的“东京快车”驱逐舰,载着少数高级军官,悄悄地从所罗门群岛撤离。它们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失败的耻辱,像一群丧家之犬,灰溜溜地驶回拉包尔的港口。船上的水兵们沉默不语,他们知道,那个他们曾经称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