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是心理学家,只能根据他的言行和经历,试着“揣测”一下):
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大的矛盾体: 早年的失败经历(特别是考不上美院),可能在他心底埋下了深深的自卑感。但为了掩盖这种自卑,他又表现出极度的自大和偏执,坚信自己是天才,是肩负伟大使命的领袖。这种扭曲的自尊心,让他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崇拜,也特别不能容忍任何质疑和反对。
强烈的怨恨和“甩锅”心理: 他把自己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都归咎于外部原因——腐朽的社会、犹太人的阴谋、凡尔赛条约的压迫……他心里充满了怨恨,看谁都不顺眼(除了崇拜他的),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都欠他的。这种心态,也让他特别擅长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所有的坏事都推给“敌人”。
偏执狂般的信念和意志力: 他对自己那套扭曲的世界观(种族主义、反犹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狂热信仰,并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推行它。这种偏执,让他看起来“信念坚定”,但也让他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最终走向毁灭。
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与掌控欲: 可能源于早年生活的无力感,他对权力有着病态的迷恋。他渴望掌控一切,控制他人,建立一个完全由他说了算的等级森严的体系。
惊人的煽动天赋(后天习得): 希特勒并不是天生的演说家。早期的他甚至有点社交恐惧。但他后来发现,自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听众(特别是那些同样失意、充满怨恨的底层民众)的情绪,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手势和表演(是的,他的演讲很多都是精心排练过的),把他们的愤怒、恐惧和希望无限放大,让他们陷入一种集体狂热的状态。他很懂得如何用最简单的口号、最恶毒的攻击、最虚幻的承诺来操控人心。
冷酷无情与共情缺失: 对个体生命毫无怜悯之心。在他眼里,人要么是实现他目标的工具,要么是需要被清除的障碍。无论是敌人还是所谓的“自己人”,只要妨碍了他的计划,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
总而言之,希特勒就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其扭曲、也极其危险的混合体。 他既是一个因个人失败而充满怨恨的自卑者,又是一个坚信自己是“天选之子”的自大狂;他既是一个思想偏执、认知狭隘的空想家,又是一个精于算计、手腕毒辣的政治流氓;他既是一个能让千万人为之疯狂的超级煽动家,又是一个对生命毫无敬畏的冷血屠夫。
故事讲到这里,时间来到了1919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