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觉得所谓的暴乱和民变什么的,根本不会发生,州府上的世家豪强就是一帮软骨头,别看他们平时嚣张跋扈,其实就是欺软怕硬,即便个别有血性的,也不敢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起事。
但是他故意这么说,就是想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看看他们是一种什么反应。
听这句话,秦秀歆发觉杨震似乎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书呆子,似乎没有意识到当下是针对他的一个毒计。
有了这样的结论,秦秀歆是又好气,又好笑,没想到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设计了这样一个恶毒计策,杨震压根就没感觉到大难临头的觉悟,所以这一拳打在棉花上,完全看不到效果。
感觉自己似乎沉默了太久,秦秀歆严肃的道:“杨公子的论断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江南可有十万驻军,就凭几个世家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杨震突然觉得就从秦秀歆最得意的地方,击溃她的心理防线最好,于是严肃的道:“大长公主可能有所不知的,如今的江南已经今非昔比,人口达到三千万之巨,壮劳力有五百万之巨,如果他们生存得不到保障,真闹起来,十万驻军未必压得住。”
秦秀歆闻言,脸色微变,似乎被五百万壮劳力给吓着了,五百万壮劳力,差不多可以凑出百万大军了,这数字挺吓人的。
在场的人都没出来反驳,因为他们没去过江南,根本就不了解江南的实际情况。
所以即便杨震所言略显夸张,一时也挑不出漏洞去反驳。
明显,周景洪陆俊艺没有真正的接触过政务,一直呆在京城,根本不知道这些。
即便从赶考的学子那里听到一些关于江南的繁华,也觉得不过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乱说而已。
毕竟那些江南学子来到京城之后都变得谨小慎微,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杨震故意留给他们思索的时间,等了好一会儿,正准备继续带一下节奏。
秦岩突然冷笑一声,轻蔑道:“杨兄未免太高估那些农夫了,他们不过是些种地的,哪有那份胆量和组织力?即便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难成气候。再者,朝廷自有应对之策,岂会坐视不理?未免过于杞人忧天了。”
杨震觉得可以和他扯扯军事,转移一下敏感的话题也好,说不定时间一晃就该吃午饭了,于是道:“秦兄的想法是不是太过天真,退一万步说,即便江南驻守的十万大军把叛乱镇压下去,到时候手里有兵,又有粮,还会听朝廷的吗?对了,那十万驻军的是谁担任主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