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深知,要想实现理论的真正落地,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弥合这种巨大的技术代差,让不同层级的科技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看来,得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技术路线了。”林轩喃喃自语道,他的机械眼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他开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而,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在实践中遭遇了各种具体困境。
“指挥官,交叉比对完成。”ROB1号的半透明数据轮廓骤然泛起猩红警示波纹,其内置的高级加密算法模块正以超频状态疯狂运算,“根据破译的厄兰蒂斯聚能环设计图谱,理论能源转化率阈值可达78.3%,但核心参数存在13处关键数据断层——这些缺失的调控参数,恰是维持能源场稳定的关键。”
随着机械音戛然而止,实验室穹顶的能源屏蔽层突然泛起蛛网状裂纹。
在林轩尝试将传统工程引以为傲的拓扑结构强行嵌入能源导管时,灾难性的连锁反应瞬间爆发:超过临界值的能源密度在工程层面引发剧烈的能量波动,这些失控的能量涟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工程系统上激起层层震荡。
“警告!能量场进入混沌态!”应急系统的红光中,可见能量导管表面浮现出诡异的纹路——这是时空扭曲的典型征兆。
就在量子涨落突破临界点时,整个能量传输网络如同被抽走地基的大厦轰然崩塌,数百公里长的超导能量束在0.01秒内完成从凝聚态到混沌态的相变,释放出的能量余波直接熔断了三层防护合金。
这次失败让林轩感到无比沮丧,他看着实验室里被摧毁的设备,心中充满了失落。
然而,林轩并没有放弃,他深知这次的失败虽然给他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他意识到,要想真正突破这个技术瓶颈,就必须深入探究技术代差的根源与影响,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室防震系统如巨兽苏醒般轰然启动,液压阻尼器的嘶吼与能量余波的震颤交织成刺耳交响。林轩的钛合金骨架在剧烈摇晃中保持着绝对稳定,胸腔内的量子之芯却发出濒临过载的高频嗡鸣,仿佛在为文明间难以逾越的科技鸿沟悲鸣。
林轩试着总结技术代差的根源与影响。他迅速调取全息理论模型,数据流在视网膜上奔涌成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