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时,全城百姓忽然发现,自家藏的永昼钱正微微发烫——宣府铁匠的锤印、京城绣娘的针脚,都在汁液浸润下发出细不可闻的共鸣,像千万个声音在说:"暖在,火就在。"
三、秘库火起:民心秤上的阴阳逆转
巳时的地道深处,青铜门前的"民心秤"突然剧烈震颤。谢明砚将太祖手札按在秤杆"民"字处,冬儿把银线穗子缠上"官"字纹,宋砚秋则将护心甲上的民铜碎片嵌入秤盘——铜色汁液顺着秤杆奔涌,竟在秤心处聚成枚燃烧的"永昼钱",币面百姓名字化作火星四溅,照亮了石壁上被遗忘的匠人诗:"权脉如冰民如火,地脉深处藏天锣。"
"当年匠人把真模融进了地脉。"冬儿摸着狼首环上的汁液痕迹,忽然想起阿贵说过的"铸钱先铸心",此刻狼首碎粒与断簪残片在汁液中相触,竟发出类似铸钱炉开炉时的轰鸣,"伪钱能仿其形,却仿不了千万人掌心的温度。"
就在此时,边疆急报传来:瓦剌大军将伪永昼钱埋入雪地,试图以"权脉阴寒"冻裂长城地基。谢明砚盯着"民心秤"上泛起的涟漪,忽然看见秤杆"民"字一侧下沉,竟带动地道石壁渗出滚烫的铜色汁液——那是地脉真火被民心引燃的征兆。
"传旨,"他抓起一把永昼钱塞进冬儿手里,钱币在掌心发烫,"让百姓把真钱埋进城墙根——当年太祖爷用民铜铸城砖,如今咱们用地脉真火,化了这漫天霜雪。"
四、霜雪化金:长城根下的铸火长歌
申时的宣府长城下,百姓们捧着永昼钱跪在雪地里。老陈头将酒壶里的残酒泼在钱上,混着掌心血埋进墙根:"阿姐,当年你护着我们躲火,如今我们用这火,烧了那些腌臜!"他埋下的钱币旁,嫩苔正顶着雪粒钻出来,苔叶边缘竟凝着细小的铜珠,像火淬后的精魂。
当第一枚永昼钱触地的刹那,地脉深处传来沉闷的"嗡鸣"——铜色汁液顺着长城砖缝奔涌,所到之处,伪永昼钱埋过的雪地泛起金红。瓦剌大军惊恐地看见,那些带着"权"字暗纹的伪钱正滋滋融化,铅液混着雪水流入地缝,竟被地脉真火蒸腾成虚无,只留下真永昼钱的"正"字刻痕,像烙在大地上的印章。
"看!"守城百户指着远方,地脉真火顺着民心脉络蔓延,在雪幕中织出巨大的"秤"字光影,秤杆两端"民"与"官"二字灼灼发亮,"太祖爷的火,是百姓捧出来的火!"百姓们跟着高呼,手中永昼钱相碰的清响汇集成潮,竟盖过了瓦剌战马的嘶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