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的地脉。
三、霜火焚阵:铸钱炉灰的雷魂归位
辰时的孝陵宝顶,百姓自发运来的铜盆堆成小山,盆沿"正"字刻痕在雪光里闪着暖光——那是宣府、京城等地送来的"民心炉",每只盆里都盛着十年攒下的铸钱炉灰。冬儿将阿贵的狼首环、承冬的断簪、谢明砚的玉龙佩熔进铜汁,银线在沸水里绷成直线,竟在铜液表面织出"冬贵双生"的纹样。
"当年承冬姑姑说,雷秤的火,要用民心的灰来淬。"老陈头将炉灰撒进铜汁,十年前铸钱局的余温突然复燃,将宝顶积雪蒸成白雾,"阿贵的指骨没做成骨钱,却成了民心的秤砣——现在该让这秤,量量皇脉的分量了。"
谢明砚解下龙袍玉带,将玉带銙上的龙纹扣扔进熔炉——那是宪宗爷传下的"权脉扣",此刻在铜汁里发出"滋滋"声,竟与当年贪钱熔毁的声响不同,混着百姓的铜盆敲击声,竟成了《雷秤谣》的节拍。当铜汁浇进太祖爷留下的"民心模",模子边缘的雷纹突然亮起,映着冬儿发间的银线,在宝顶投下巨大的秤影。
四、皇脉破晓:神道尽头的双秤归一
巳时的孝陵神道,新铸的"皇民合一秤"立在碑亭前,秤杆刻着"皇权"与"民心",秤星是百姓掌纹与龙鳞的交叠。冬儿将阿贵的指骨残片嵌进秤砣,残片上的"正"字血纹,竟与秤杆中心的雷晶点共鸣,细雷顺着秤杆爬上碑亭匾额,将"大明孝陵"四字的"明"字,照成银线勾连的"民"字。
周忠的余党突然闯进修道,飞鱼服上的霜花在雷秤光里化出细水,竟在地面汇成"权脉已倾"的字样。陈三的刀光闪过,刀柄狼首环撞上对方腰间骨钱,骨钱竟在雷秤光里碎成齑粉——十年前的骨钱阵,此刻成了民心雷火的引信。
谢明砚站在秤杆下,看着百姓举着民魂钱涌进神道,钱币相碰的清响里,竟有阿贵当年教他哼的跑调童谣。他掏出十年前冬儿给的银线护符,护符"雷"字与秤星重合的瞬间,孝陵地宫传来"轰然"巨响——最后一道骨钱阵崩裂的声响,混着熔炉铜汁的沸腾声,成了皇脉破晓的晨钟。
冬儿摸着秤杆上的"正"字刻痕,银线穿过刻痕时,竟勾出阿贵十年前藏在这里的雷晶——那是他临死前偷偷埋下的,此刻在阳光下闪着暖光,像哥哥迟来的拥抱。宋砚秋看着族徽与雷秤合一的图腾,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季氏护的不是权脉,是民心的秤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永昼长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