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
“怎么了?”林小雨关切地问。
“圆规...我明明带了...”许莳夕的声音带着哭腔。数学没有圆规就像战士上战场没带枪,尤其是三模这种难度接近高考的考试。
监考老师已经开始分发试卷,许莳夕急得眼眶发热。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物体被推到她的桌角——是宋煜珅的圆规,他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她旁边。
“备用。”他只说了这一个词,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许莳夕握着还带着宋煜珅体温的圆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她看向前排,宋煜珅已经埋头开始答题,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后颈上,那一小块皮肤在光线下几乎透明。
数学试卷比想象中难,许莳夕做到大题部分时已经额头冒汗。一道立体几何题卡了她足足十分钟,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全是失败的尝试。她几乎要放弃了,抬头看见前排宋煜珅挺直的背影,突然想起他教过的一个技巧——“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试着从终点倒推”。
许莳夕深吸一口气,换了个思路重新开始。这一次,步骤如行云流水般在脑海中展开,她飞快地写下推导过程,最终得出了答案。交卷时,她悄悄在草稿纸角落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笑脸,趁人不注意塞进了宋煜珅的书包。
接下来的考试日,五人小组形成了固定的流程——每科考完简短交流,不讨论具体题目,只互相鼓励。周沐阳总是最乐观的那个:“简单!比二模容易多了!”苏雨卿则会温柔地提醒大家:“别对答案,专注下一科。”林小雨负责缓解紧张:“考完我们还去吃火锅!我请客!”
而许莳夕和宋煜珅之间有一种独特的默契。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张悄悄传递的小纸条,上面可能是一句"加油",或是一行短诗。这些小互动成了许莳夕在三模高压下的精神支柱。
最后一科是英语。许莳夕做完试卷检查了两遍,抬头看向窗外。五月的阳光灿烂得刺眼,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这是高中时代最后一次模拟考了,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真正的高考。想到这里,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笔袋——里面还装着宋煜珅的圆规。
交卷铃声响起,全班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欢呼。三模结束了,这意味着他们离高考又近了一步,也离各自的未来更近了一步。
“解放啦!”周沐阳跳起来做了个投篮的动作,“火锅走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