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齐所代表的是翰林院。
最初,院士们共同商讨此次殿试题目时,提出的基本是与翰林院基础事宜为主的题目,比如诏书如何起草拟定,册封、祭奠要如何安排,作为钦差出使他国时又该如何表现等等。
但这些题目最终都被林思齐否了。
他脑海中不断回忆着自己曾在初试时看过的那一张张卷子,志存高远的考生让他印象深刻,笨拙却固执地将看不懂的题目统统填满的考生,一样让他无法忘怀。
他在想,在翰林学士院设立之初,除了这些写在章程里的明面上的制度之外,这座广招天下有才之士的学府,存在于此,应当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那便是聚万民之心,引天下思潮,铸周国之魂。
此前,身为男子的他并未意识到,翰林院所凝聚的大周国魂中,居然只有男子所思所想,全然听不到女子的声音。
因为听不到,便长久地被人忽视了。
哪怕他有位博学的母亲和一个好胜的妹妹,他也直到阅卷那一日才清晰地察觉到这件事。
察觉到的瞬间,他想到了那个故去的模糊的影子。
那个他曾视作亲人却差点将阿初从他们身边夺去的表妹。
她的欲望和渴求是那样扭曲,那样强烈,甚至唤醒了诡异,将整个将军府卷入了无妄之灾。
若那时女子便可为官,有更多选择,更多道路,更多来自外部的竞争,而不以家世定人生,她会不会有那么一丝可能性做出不同的选择?
所以今日殿试,林思齐站在这里,作为最后一个考官,提出了一个他由心而生的题目:
【你们为何想要入朝为官?】
他听到这些女子,光明正大地说出内心的渴求。
不需要谦卑,不需要藏拙。
想要什么,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说出来。
说给他听。
说给整个大周听。
林若初听到林思齐出的考题,心底轻笑,不愧是她二哥,还是一贯的“意识流。”
“意识流”这个词也是她在女鬼和杜欣欣的日常唠叨中学到的。
当时就觉得与她那让人捉摸不透的二哥无比契合。
李瑟兮自是早就知晓林思齐的问题,在她说完后,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场上考生的表情。
不同于赏灯宴。
此刻立于大殿上的这十八位女子,眼中看不到任何羞怯和犹豫。
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