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幼有别,但人心向来难测。
多一点,少一点,自己没死的时候子孙不会说什么,一旦自己闭眼了,这些都是矛盾的根源。
很多家,都是从这一刻走向没落的。
如今,王老爷子不担心了,就算当下死,他也不担心王家会没落。
至少还能扛两代人,说不定会更强。
押宝押对了。
当看到自己的那些儿子,大孙子,拎着人头,满脸狰狞的出现在眼前时,王老员外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有了这份功勋傍身。
不说朝廷最后会给一个什么闲散的官职,但王家的名望却是有了。
今后走在城里,自己敢大声的说杀贼寇有自家的一份功劳。
那铡草刀都是自己家贡献出来的。
想到这里王老爷子倒吸了一口凉气。
娘咧,谁能想到跟着肖五一起打闹的那个姓李的小子这么猛。
这么重的家伙他拿着砍人。
望着身边的孙女,王老员外有些遗憾。
怪自己当初看轻了余家小子,想着他是一个军户,在婚事上犹豫了一下。
谁知道这一犹豫让茹家捷足先登了。
王老员外知道后有些气,自己的眼光比茹家好。
如果不是余令突然去了什么草原,哪有茹家什么事。
如今,如今别的小子自己又看不上。
他知道一会儿姜大人要见自己,要说一些敲打的话语。
从内心而言,王员外根本就看不上那个姜布政使。
他有余令年轻么?
他这样高高在上的人物会看得起小小的王家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王榆晚不知道爷爷在想什么。
她此刻的眼神,被那个扶着长刀,站在阳光下的身影填满。
她偷偷的看着。
在他的身边,茹家娘子静静的站着。
茹慈光明正大的站在余令身边。
若在平日,没出阁的娘子敢这么站在一个男子身边,哪怕这个人是她的未婚夫。
那些闲言碎语,那些指指点点也能说的她抬不起头。
如今,所有人都明智地闭上了嘴巴。
就算有说的,那也是天造地设,郎才女貌,天作地合的才子佳人。
长安的人心变了。
无论先前余令做个什么,伤害了多少人的利益,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