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老爹规劝的话,余令恨死了为什么自己还不长大。
若是有个十五岁,那家里人就不会把自己当做孩子来看待。
“老爹,我没开玩笑,孩儿是认真的!”
二伯闻言笑了,歪着脑袋看着余令道:
“大侄儿啊,二伯不说风凉话,我们这些人就算能帮你,那也帮不了什么,但你不要忘了,你家就一个男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如果我有可行的法子呢?”
老爹闻言赶紧道:
“帮,肯定帮,你是我儿子,我不帮谁帮,但前提是你的法子要可行,不可行不帮。”
二伯也赶紧道:
“咱们是一家人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二伯虽然我猜不出来你要做什么,但二伯相信你,你若有法子,二伯给你打头阵。”
“我也是从山里下来的,没有你说不定今年就死在山上了,你是读书人,你比我们都聪明,只要有法子……”
所有人都估摸着少东家余令就是脑子一热。
小孩子么,很正常,自己小时候不也喊着自己要当大官么?
结果呢?
这股子劲过去就好了。
余令闻言笑了,只要家人不把自己吊起来打这件事就算成了。
因为年龄小,所以,商量可以,领导家里人不行。
所以,余令打算先斩后奏。
家族会议散会了,家里人又开始忙碌了。
现在家里的煤石正处于推广阶段,长安卖煤石的又不只有自己一家。
销路方面除了薄利多销并无很好的手段。
煤石在长安消耗最大的是各种窑口,铜矿,铁矿,瓷器,砖窑等。
这些有朝廷的,私人的,这些用煤的大户都是跟着顾全的。
余家要想开展业务,就必须换个思路。
目前得知的是百姓家用煤很少,不是他们不怕冷,而是煤炭的价格比较高。
他们舍不得钱,不敢多烧。
现在天气回暖。
那些用煤的大户也在逐渐的减少用量。
等到六七月,长安煤石生意的销路会降到最低点,老爹现在为这事儿忧愁。
因为这些日子卖的最大的一笔钱,还是和儿子有关。
余令现在已经想到了法子,那就是往煤里加黄土,也就是要做蜂窝煤。
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