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一剑,斩向拓跋齐肩头,拓跋齐忙举枪格挡,乒乓之声大作,火星四溅,就在这时,暗处女子忽现身形,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柄短剑,身形如电,直取拓跋齐后心,拓跋齐大惊,急欲转身,却已不及,只觉后心一凉,短剑已透体而出,拓跋齐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女子,踉跄几步,终于倒下。
薛仁贵望着女子,心中惊疑更甚,拱手道:“姑娘何人?为何救在下?”
女子收回短剑,淡然一笑,道:“我乃外邦人士,然与大唐素有渊源。今夜之事,不过顺手为之。”
薛仁贵闻女子所言,心存感激,然亦知其身份神秘,不敢轻信。于是拱手道:“姑娘高义,在下没齿难忘。然则姑娘深夜至此,必有缘由,愿闻其详。”
女子闻言,目光流转,似笑非笑,道:“薛使者果非常人,心思敏锐。实不相瞒,我乃外邦王室之女,名唤拓跋燕。今夜之事,实因不忍见两邦交恶,百姓涂炭。我虽身为外邦之人,然深知和平的珍贵,不愿见战火连绵,生灵涂炭。”
薛仁贵闻拓跋燕之言,神色微动,拱手道:“原来姑娘乃外邦王室之女,在下失敬。然则姑娘既有此等见识,当知两邦和平的重要。不知姑娘有何高见,可解当前的困局?”
拓跋燕轻叹一声,道:“薛使者所言极是。两邦和平,实乃百姓之福。然则此事干系重大,须得从长计议。今夜之事,我救你并非为私情,乃是希望薛使者能将和平之愿传达于大唐陛下,再做定夺。”
薛仁贵闻拓跋燕所言,深以为然,拱手道:“姑娘高义,在下佩服。和平之愿,在下必当竭力传达于陛下。然则当前局势紧迫,外邦军队已在边境集结,似有进犯之意,不知姑娘有何良策,可解此燃眉之急?”
拓跋燕沉吟片刻,眉宇间透露出坚定之色,道:“薛使者勿忧,我虽身为女子,然亦知国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今夜之事,我救你,实因不愿见两邦因误会而生仇隙。我虽不能左右外邦大军的行动,然或可从中斡旋,为两邦和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姑娘若能从中斡旋,实乃两邦之福,百姓之幸。在下代大唐百姓,谢过姑娘高义。”
拓跋燕淡然一笑,道:“薛使者言重了。我虽不能确保和平必成,然必当竭尽全力,以尽人事。今夜之事,已惊动外邦王室,我须得速速回宫,面见父王,陈说利害,或可阻其进兵之意。”
薛仁贵闻言,心中稍安,拱手道:“姑娘若能为两邦和平尽力,实乃功德无量。在下愿在此静候佳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