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当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折叠的信封,喊道:“妈,这是哥哥的信,寄到我学校了。
哥哥说爸爸没给他寄钱,他快饿死了。”
“没寄钱?不对吧,你爸寄了六十六块到那边。”
陈碧华看着东旭,一脸疑惑。
“老婆,别听小当乱说,棒梗是想讹两份钱,他要是没钱连寄信的钱都没有,信封加上邮票都要九分钱呢。”
如今邮票有两种面值,本地四分,外地八分。
若信封太重,有人恨不得塞几十张信纸进去,相当于群发,那就得多贴一张邮票。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没人收信需要退回,也要多贴一张邮票,并加盖回寄章。
陈碧华点点头,似乎也有道理,棒梗从小就爱拿钱,给多少钱都能花光。
“小当,你哥信里写了啥?”
小当正在念初一,成绩不错,识字,“妈,是我哥……”
“小当,让我先看。”
贾东旭接过信封,瞪了女儿一眼,没事瞎掺和啥。
当他看完信,果然是棒梗在诉苦。
“小当,我是你哥棒梗,你收到信后一定要告诉你妈和奶奶,爸没给我寄钱也没寄粮食。
我快饿死了,快让你妈和奶奶给我汇钱,要汇不要寄的,汇一百块。
小当一定要快啊,不然你就见不到哥哥了……
棒梗,绝笔!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贾东旭摇摇头说:“媳妇,你看棒梗这是骗人的。
他找小当是想让你和妈再给他寄一次钱,还要求汇款,这多贵啊,汇一百要收两块钱手续费。”
陈碧华问,“小当,是不是这样?”
小当瞄了眼老爸,才说:“妈,是我哥让你和奶奶给他汇钱,要一百块。”
“一百块?他怎么不去偷。”
陈碧华很生气,觉得一百块那么容易攒的吗,东旭又不像建设哥那样条件好。
“媳妇,这事你别管了,明天我给他寄五十块,够用了。
咱们院里那些孩子都没向家里要钱。
而且我问我哥了,关响去了乡下也没找家里要过钱,就棒梗不让人省心。”
东旭特意打听过,知青下乡头一年吃的供应粮,并非由生产大队分配。
光是这点,就不愁吃饭,吃粗粮也能养人。
他自己三十多岁后,才开始常吃细粮。
陈碧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