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淑荣对齐伟有意,才想着去乡下,没想到却引发了许多麻烦。
……
这一天,李建设收到了周蓉寄来的信,信封上写着“李建设亲启”。
拆开后,里面的内容是:
“李建设,你好!
当我写这封信时,我想我已经抵达建湖农场了。
我哥哥周秉义去了建设兵团,现在我去农场,这样弟弟周秉昆就能留在母亲身边,找份工作……
李建设,我喜欢你,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你。
选择建湖农场是因为这里是我能找到的最靠近京城的下乡地点。
我不奢求你也喜欢我,但希望你能允许我喜欢你……祝你新年快乐!”
看完信后,李建设不禁头皮发麻,这感觉就像脑子出了问题似的。
他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况且两人只见过一面,他不过是回了几封信,怎就能被人如此深爱?
难道她是把对冯化成的感情转移到他身上了?
这爱未免有些轻率了吧?
说到他,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有多爱某个女人,至少达不到非你不娶或生死相许的程度!
比起那些热烈而痛苦的爱情故事,他更倾向于坦诚相对,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这岂不是更好?
摇了摇头,李建设暗想,周蓉这种纯粹的爱情观还是算了,太深情了!
……
随着时间流逝,“老三届”的下乡安排逐渐尘埃落定,之前闹腾的知识青年大多已被清空,剩下的也都乖乖待在家里等待分配岗位。
寒冬过去,春节悄然来临,但许多家庭却因孩子下乡而显得冷清。
过了年便是春季,初中开始复课。
六六、六七、六八年的小学生,在考试后一同升入初一,称为“新三届合一”。
“学弈、理儿、朝阳、苏萌,你们同班了,要互相帮助,争取考上高中,否则就得去乡下了。”李建设看着眼前四名学生,学弈十五岁才读初一,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停课,关响那批老三届滞留学校,耽误了三年学业。
徐静理上半年出生,十四岁;苏萌下半年出生,十三岁但虚岁十四。
只有朝阳正常,去年小学毕业,十一岁,虚岁十二。
春季招生初一,这是时代的巧合。
后来多年都是如此,直到一九七七高考恢复,考试定在十一月二十一日。
并非特意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