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事业单位。
街道办事处将任务分配至各居委会,挨家挨户开展下乡动员工作。
“满怀 ** 投身乡村,广阔天地锤炼初心!”
干部与工人的子女需发挥模范作用,将完成学业的初中、高中及大学子女送往农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光荣而非耻辱……”
于海棠用清脆的声音朗读广播稿,内容摘自《人民日报》当日头版及宣传部下发的文件。
“李主任,红星学校的动员已经开始,一个月内会妥善安置所有初高中毕业生,这是相关文件。”
办公室内,红星工人宣传队的李云聪正在汇报工作。
“嗯!”
李建设点头接过文件,今年八月,为终止无尽的红袖章运动,成立了工宣队,由工人代表入驻学校,轧钢厂也派出了人员,眼前的李云聪正是他选定的队长。
原因在于此人两子一媳都在厂中任职,此前亦是工人纠察队成员,出身清白,便于掌控。
他翻阅文件,下乡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加入生产建设兵团或国营林场、农场、牧场等地担任农业工人;另一种是迁往农村定居务农。
前者有工资,生活自给自足,后者则需依靠家庭支持,每日劳作仅得少量工分。
“李主任,您家的长子是否需要特别安排?”
李云聪有权决定学生去向,即便李建设的大儿子就读于前门中学,也能够调整,毕竟其户籍仍在东直门区。
“不必了,我身为轧钢厂革委会主任,要起表率作用。”
李建设并非愚蠢之人,让关响与韩春明等人一同下乡已足够稳妥。
“是是。”
李云聪连声附和,尽管他已进入学校,但本质上仍是工人身份。
“李队长,请按常规安排学生下乡。
只要涉及轧钢厂职工子女,任何人拒绝下乡或隐瞒实情,必须严惩不贷。”
李建设暗自思忖,连自家关响都不得不下放到乡间,且还早于过年便启程,其他人家的孩子自然也无法幸免。
“是,听您的吩咐。”
李云聪稍作停留后返回学校,还需主持一场动员大会。
只要是六六、六七、六八届初高中毕业生,均需派遣下乡。
……
片刻之后,刘海中前来拜访。
“李主任,能否为光福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