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茹从小到大就没少帮忙,即使请保姆也难有人做得如此细致。
此刻,朝阳和言乐也回来了,关响补习去了。
大家入座北屋,三叔帮忙倒酒,开饭。
李建设想到家里有了木匠和花匠,这才感觉像回事。
“三大妈、解娣,别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夹。”
他热情招呼,客人来了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嗯。”
母女俩回应,看着满桌佳肴,食欲大增。
饭后,李建设先行离开,开车前往恭王府,再穿过几条巷子,来到勤工俭学社的办公处。
“社长,您来啦。”
“嗯,小吴,出啥事了?电话里问不太清楚。”
李建设心想,电话费太贵了,有事还是当面说靠谱。
吴勤勤拿出一沓报纸,说道:“社长,文学社那边有个叫陆远的,总盗用我们勤工社的文章。”
“啥?都是文化人了,脸都不顾了吗?小吴,你确定没搞错?文学社的人不至于这么没品吧?”
李建设并非不信,而是难以置信,如今文人面子还是很重要的。
“社长,您看看这两份稿件。
这是咱们的,里面写的是现代背景,这段提到买自行车。
再看文学社的那份,陆远改成了古代背景,把买自行车换成买马。
不只是借鉴,连情节都一模一样,谁看了都能辨认出来,读者还专门来信反映过。”
吴勤勤越说越气愤,“而且您瞧,这份报纸直接照搬我们的内容,简直是惯犯,专盯咱们的文章抄袭。”
李建设皱眉对比两份稿件,摇头道:“这是改头换面,手法还挺高明。
行,这事我知道了,他叫陆远是吧?交给我处理。”
待吴勤勤离开后,李建设也不顾电话费的问题,立刻找了几个刺头,让他们带人到高中校门口,戴上红袖章,把人当场抓住,公开批斗,最后流放到乡下劳动改造……
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忙完后,他赶去拜访老舍,暗示老爷子即便没有创作灵感,也可以以他为原型继续写作。
“老爷子,黑暗总会过去,总有天亮的时候,您只管写,到时候自然有人出版。”
李建设敷衍了几句便告辞,他也是要面子的人!
随后他回到办公室,检查勤工社的情况,发现已出现问题,学校甚至停课了。
不过大学里还好,有些学生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