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支佛则独立证悟。
二者共同构成佛教“二乘”体系,而大乘佛教更推崇菩萨道的广度与利他精神。
修行的人,纵使自己达到了阿罗汉的果位,自身显现出声闻,辟支佛的威仪,但是却不舍佛法。
这样子的修行,就是菩萨的行为与做法。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诸法究竟是什么意思?
“诸法究竟无所有” 是佛教用语。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现象。
“究竟” 表示彻底、最终。
“无所有” 即没有实体、没有自性。
从不同角度看如下:
从缘起性空角度:诸法由众缘和合而生,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其存在是因缘和合的假有,本质是空性,如梦中事,有相而无实体。
从修行实证角度:这是修行人应观照的 “空” 义,认识到诸法无所有,不执着于事物的实有,破除对 “我” 和 “我所” 的执着,从而去除迷惑颠倒,从无明梦中醒来。
从与大乘佛法关系角度:它是大乘佛法的重要见解,与小乘佛法中 “诸行无常” 等观点相关联,但更强调对诸法本质的透彻认知,是大乘佛法中 “一法印” 的内容,也是诸法实相的体现,是一切大乘经论的核心。
修行的人,虽然喜欢随顺着诸法究竟净相,无所有,毕竟空,但却随所应,为现其身。
这样子的修行,就是菩萨的行为与做法。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诸佛国土是什么意思?
诸佛国土是佛教术语,指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各种佛国净土,其含义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定义。
诸佛国土泛指佛陀所居或应化的所有佛国净土,包括不同佛教经典中描述的理想世界。
例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弥勒佛的兜率内院等。
二,分类与特征。
净土与秽土 :佛教将国土分为净土(如极乐世界)和秽土(现实世界),但诸佛国土特指净土,不包括兜率天、普陀山等虽为净土但非佛土的境界。
一般说的佛国,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其次是层次性的不同 :从低到高分为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人共居)、实报庄严土(菩萨居所)、常寂光净土(诸佛居所)等类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