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鄂图曼那点三脚猫功夫,怎么可能敢投吸大明?!
若不是鄂图曼的投吸,密斯儿的百姓不会遭受劫难,堤中海水师的损失绝不会那般惨重,主将俞智彬也很可能不会阵亡。
更别提,之后又是它们的阻拦让大明未能在鄂图曼尽全功,愣是强行被拦在了海峡东面,跟那座世界渴望之城隔海相望!
有些仇,大明不是不记得,而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现在时机已到,早已集结完毕的三路大军,蠢蠢欲动。
主帅也早已选定,是东瓯王汤和的后人,陆军大将、征南都督、灵璧侯汤之旺。
明军中的元帅更像是一种荣誉性质的加封,不会出现烂大街的情况,李广洺也是靠着“卫霍”的名气和祖上跟老朱家的亲戚关系才能获得如此殊荣。
所以正常情况下,大将已经是明军序列中最高级的军衔了,有资格统帅一整条战线数十万大军,没有爵位在身都升不上去。
作为汤和的后人,汤之旺这个灵璧侯的爵位其实是太庙里那位道君封的,汤和本人虽然能从洪武年间的勋贵大逃刹中幸存下来,但却子孙不旺,愣是因为没人接班,把信国公的爵位给搞丢了。
一直到那位练得身形似鹤形~不怕宫女勒脖颈~的道君皇帝,给其后人封了灵璧侯的爵位,这才保住了汤家在勋贵队列里的位置。
如今传到汤之旺这一代,更是统帅一方大军建功立业,仿佛能恢复祖辈的荣耀了。
能在和平时期升到陆军大将的位置,汤之旺肯定不是什么草包。
只不过他远没有李广洺那么张扬出名,十分低调。
别说普通人了,连徐子宁都是听朱心沂说了才知道这个新开战线的主事人,是什么身份。
“所以你准备好了?灭了白象就恢复他的信国公爵位?”
皇宫中,徐子宁正在兼职帮忙递奏本。
顺便跟老婆聊聊天,解闷啥的。
反正她可以一心二用,不耽误事。
“平灭白象的功劳太大了,不可能不赏的。”
朱心沂接过奏本,打开一扫,迅速判断,然后落笔用印。
动作很快,但并不意味着她不认真。
能有这效率,单纯就是熟能生巧罢了。
她抬起手,另一边的怡宁拿起奏本,交给呈送的太监带走。
需要用印的都算是急件,得赶紧送到有司确认并执行。
“白象可不好打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