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过的夷虏寻求帮助,不聪明的就会挺着等似。
不管选哪个,对于大明都是有利的。
因为这些老弱妇孺对于钻山爬树的夷虏来说,根本就是甩不掉的包袱和累赘。
赶走或者坐视不理?那以后谁还会帮你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若是带着一起走?
咋滴?你以为你是刘皇叔,跟我玩携民渡江那套?
但明军可不是魏军,更何况拖着一帮累赘只会跑得更慢,也能让明军更容易围捕。
就算不提它们跟不跟得上部队转移,那光是增加的物资损耗就够麻烦了。
老弱妇孺基本无法从事生产,但它们也是要吃饭,也是会生病的。
而随着辅助军不断制造这样的累赘给林中的夷虏,它们看不见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多。
要么被逼着去有大队明军驻扎的关键区域抢物资,然后在沐家的要塞和堡垒前送光。
要么因失去太多能提供补给和后备兵员的支点,逐渐自我消亡。
泰西人的资助不是万能的,同时它们也没有多大的地盘能和大明周旋。
离开了山林的庇护,它们在明军的铁拳面前根本就是待宰的坤。
而大明完全吃得起消灭掉一些土着聚集地,导致的长期收益损失。
毕竟它们本来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挖地三尺也就是三瓜俩枣。
大明在这里的主要收益,是靠自然资源,不是连种地都是靠古代华夏人教会的土着。
甚至正如小笠原雅晴所想的,刹光了它们也是为大明忠良腾地方,没人会嫌地多嘛。
“所以说,我喜欢种地。”
小笠原雅晴冷笑:“而你们踩我地了。”
随即周围的林中窜出大队大队的瀛洲兵,挺着刺刀将它们区分开来。
老弱妇孺站一边,壮劳力站另一边。
反抗的就地嘎了,尤其是那种现场表演“家人侠”的伞兵。
谁演得最卖力,就先刹谁。
这样处置了几个后,剩下的土着就老实了。
而强撑着没倒下的村长,双腿都在颤抖。
因为他居然被分配到壮劳力那边了!
天可怜见!它都七十多岁,年过古稀了啊!
“巴嘎!你这家伙真恶心!”
“给我站那边去!马上!”
一个瀛洲兵举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