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宗族境内。”
算是报答当年厘负羁帮助晋文公的恩德。大夫厘负羁知道后,很是感动。
当年晋文公逃亡时,卫国君没有以礼相待,使晋文公受到了羞辱,卫国才有今日之难。卫侯请求与晋君联盟,文公没有答应。卫侯想与楚结盟,国人反对。为了讨好晋国,国人把卫侯驱逐到襄牛这个地方,由太子守卫国家。
尽管晋军围困曹、卫,楚国围困宋国仍没撤军,宋国再次向晋国求救。文公要想救援宋国就得进攻楚国,但楚国曾对文公有恩,文公不想攻打楚国。文公想放弃援救宋国,可宋国也曾对文公有恩,文公因此进退两难,举棋不定。
先轸劝谏说:“抓住曹共公,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急于救曹、卫两国,势必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意见,楚成王果真率兵回国了。然而,楚国大将子玉却不甘心就此退兵。他对楚成王说:“大王对晋侯甚是优厚,现在文公知道楚国急于救援曹国、卫国,而故意攻打他们,这是蔑视君王,晋军如此欺人太甚,若不教训他们,楚国威严何存。”
楚成王说:“晋侯逃亡在外十九年,历尽人间艰险。受困时间久了,就能悟出许多道理,因此能正确对待百姓,百姓就拥护他。这是上天在护佑他,我们不宜与他交战。”
子玉请战说:“我不敢肯定能建功立业,只求借出战,来堵进谗言之人的嘴。”
楚成王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拨了部分兵力让子玉去与晋军一决高下。
子玉率领楚军气势汹汹地向晋军杀来,派使者宛春转告晋文公说:“请求恢复卫侯的地位,把土地还给曹国,我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咎犯说:“子玉无礼啊,给君王的只是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一项,而他做为臣子,却得到两项,我们不能同意。”
先轸说:“安定人心叫做礼。楚国的一句话却稳定了三个国家,你一句话却消灭了它们,我们才是无理啊!不答应楚国,就是抛弃了宋国。不如私下里同意恢复卫侯地位,归还曹国土地,来引诱子玉,然后扣押宛春来激怒楚国,看战争的情况再作打算”
晋文公把楚国使者宛春囚禁在卫国,并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卫国。曹、卫两国派使者宣布与楚国绝交。楚将得臣很气愤,便率军攻打晋军,文公让晋军后退。有军官问:楚兵到来,我们应该进攻才对,为什么还要撤军呢?
文公说:“过去我在楚国时,曾与楚王立约说过,两国交战时,我会退避三舍,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