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晚,虞国也被晋国收入囊中。
晋军轻而易举地拿下虞国,献公十分得意。荀息牵来之前送给虞公的良马,笑着对献公说:“君上,这马还是您的。”献公抚摸着马,大笑道:“马还是我的马,只是牙齿老了些。”
晋献公灭了虢国,回军时稍带脚也灭了虞国,晋献公知宫之奇贤能,就问道:"宫之奇可曾抓到?”
有知情者说:“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借路给晋国,说虢国与虞国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虢国灭了,虞国一定不保。”
虞公没有听信宫之奇的劝谏,宫之奇便带着自己的家族离开了虞国。
献公听后,很是感慨说:“宫之奇是一位智者,我就敬重这有智慧的人。可惜他不能为我所用。”
经此一战,晋国领土大增,实力更上一层楼。周边诸侯皆对晋国敬畏有加,晋献公的野心也愈发膨胀,开始谋划着更大的霸业蓝图。
就在晋献公野心勃勃之时,国内却暗流涌动。太子申生因骊姬谗言,在曲沃自杀,重耳、夷吾也很担心自己的命运,便来朝见国君,想知道父亲对自己是什么态度。
两位公子拜见国君,就有人告诉骊姬说:“两位公子怨你诬陷杀死了太子。”
骊姬听说后,心里十分恐慌,就对献公说:“当时申生把毒药放在胙内中,两位公子事先都知道。三兄弟互相包庇,差点酿成大祸。”
重耳、夷吾听到这个消息后,吓的魂飞天外,不敢在京城住了,也没敢告知父君,就各自逃回自己的封地,各保城池,自我防卫。也不知是祸是福。
献公本来对骊姬诬陷两位公子半信半疑,觉得两位公子不能与太子合谋。但两位公子不辞而别,献公十分生气。认为他们真的有阴谋。
献公派军队征讨蒲城,负责抓捕重耳的宦官叫履鞮。履鞮知道重耳是冤枉的,不忍心杀了他,放了又无法向献公交差,就割下重耳的衣袖,让重耳翻越城墙逃走了。重耳逃到翟国。
履鞮拿着重耳的两个衣袖向献公交差。献公也没有责备履鞮。
献公派贾华率兵进攻屈城,屈城怎敌晋国大军,屈城溃败。夷吾无法抵抗晋国大军。屈城溃败。夷吾打算逃往翟。翼芮说:“不行,重耳已经在那里了,如果你今天也去,晋国肯定会攻打翟。翟害怕晋,大祸就会降临。”
“我们得想仔细了,不能出错。我的意思是逃往梁国。梁国距秦国很近,秦国强大,如果国君去世,你就可以请求秦国帮助,你回国继承君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