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
文士起身结账,铜钱“叮当”落在柜台上。他走出酒楼,融入了熙攘的街市。
短短数日,流言如野火般蔓延。
市井巷陌,货郎们“无意间”透露“内幕”,称华夏庄高层“早已腐化”;茶楼酒肆,说书人添油加醋,将谣言编成段子,引得听众哗然;工坊田间,有人“愤慨”质问:“说好的公平呢?怎么当官的都捞油水?”
更阴险的是,樊丞相的暗探混入百姓队伍,伪装成“义愤填膺”的平民,带头煽动情绪——
“咱们累死累活种田,他们却享福!”
“夏淮安当初说的好听,如今还不是官官相护!”
……
夏府议事厅,灯火通明。
夏淮安将一叠举报信重重拍在桌上,纸张“哗啦”散开。
“查中高强占民田?周主簿侄子贪污?”他冷笑一声,“编得倒像那么回事!”
周主簿额头冒汗:“东家,这些谣言有鼻子有眼,连我侄子的名字都写对了……可那小子才十二岁,哪来的本事贪军饷?”
“这正是问题所在!”夏淮安目光锐利,“对方连咱们内部人员关系都摸清了,必是樊丞相的‘青蚨’探子所为。”
沈纨音起身,白衣胜雪:“东家,当务之急是稳住民心。医护队已接到十几起投诉,说我们‘看人下菜碟’……”
“那就让他们看个明白!”夏淮安猛地站起,“传令——即日起,华夏庄开展‘整风运动’!”
“第一招:公开审查。设立“民情信箱”:百姓可匿名举报腐败特权,查实者重赏;组建“纪律审查组”:由沈纨音带队,彻查所有指控,无论涉及何人。”
“第二招:杀鸡儆猴。查证所有谣言,然后由我亲自宣读审查判罚结果。告诉百姓,咱们华夏,公事公办,严厉打击特权腐败,说到做到,并且请百姓监督!”
“第三招:民心工程。整风后,趁势推出新政——比如‘阳光执政’、‘举报制度’、‘投诉渠道’等,让百姓能够监督咱们的官员和领导。”
一日后,锦城,节度使衙门。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衙门前已挤满了百姓。人群黑压压一片,从台阶一直延伸到街尾,嘈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踮脚张望,有人交头接耳,更有人攥着皱巴巴的诉状,眼中满是期待。
夏淮安身着素色官袍,腰间未佩玉带,只悬一枚朴素的铜印。他大步走上高台,目光如炬,扫过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